文/蔡惠群 王小平 編輯/蘇二

王小平
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外二科科主任、教授。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四上午(總院)
周四下午(石門路門診部)

蔡惠群
女,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外二科副主任醫(yī)師。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周六上午(總院)
隔周五下午(石門路門診部)
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中醫(yī)稱此病為“黧黑斑”。它以色素加深為主,在面部多表現為褐色斑,臨床表現為部分面部皮膚呈淡褐色或黃褐色,色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孤立分布或融合成片,邊緣明顯,分布對稱,常出現在雙側顴頰部,呈蝶翼狀。

此病好發(fā)于中青年女性,多發(fā)于孕期或經血不調的婦女,在涂擦不適當的化妝品及日曬后加重,部分男性也可能發(fā)病。黃褐斑患者可伴有煩躁不安、胸脅脹滿、經前乳房脹痛、月經不調、口苦咽干;或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健忘、五心煩熱;或伴有神疲乏力、困倦納呆、白帶量多、月經色淡、大便不調;或伴有慢性肝腎疾病、月經色暗有血塊、痛經等癥狀。黃褐斑一旦生成很難自行消退,而且具有頑固性及易復發(fā)的特點,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本病發(fā)生多與遺傳、紫外線輻射、妊娠、口服避孕藥、光毒性藥物、抗癲癇藥物等有關,情緒不佳、精神壓力過大、慢性消耗性疾病、劣質化妝品的刺激也易引發(fā)?,F代醫(yī)學認為,黃褐斑形成與內分泌失調、微量元素失衡、血液流變學改變及氧化與抗氧化系統(tǒng)失衡等有關。雖然確切的發(fā)病機制仍未明確,但最終病理過程為身體表皮黑色素和真皮嗜黑素細胞的異常增加,引起色素沉著,出現面部褐色斑為主的系列臨床癥狀。
中醫(yī)認為,本病發(fā)病與肝、脾、腎、肺等臟腑功能失調最為相關。情志不暢致肝郁氣滯,氣郁化熱,熏蒸于面,灼傷陰血而生斑;飲食失節(jié)、憂思過度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痰濕內生,外壅面部而為斑;虛勞久病、腎精虧損,耗傷陰精,水火不濟,虛火上炎而發(fā)斑;營衛(wèi)不和,氣滯血瘀,面失所養(yǎng)而成斑。

黃褐斑治療的目的是改善面部外觀,包括減輕或減退色素程度、縮小色斑面積,同時,解除或緩解相伴隨的其他癥狀,減少疾病復發(fā)。目前,西醫(yī)治療黃褐斑以治標為主,多采用口服大劑量維生素C及緩解癥狀的藥物,或者采用化學、物理的局部治療方法等,短期雖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諸多的不良反應,而且容易復發(fā)。中醫(yī)中藥治療黃褐斑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與歷史。中醫(yī)著眼于人體的臟腑、氣血、經絡及陰陽平衡,從人體肝、脾、腎、肺及氣血出發(fā),針對黃褐斑的病因病機,以疏肝解郁、健脾宣肺、滋補腎陰、活血化瘀等為主要治法。采取以中醫(yī)面膜外治為主,配以口服中藥治療,同時,可以結合中醫(yī)特有的其他外治方法,具有療效顯著、安全、疾病不易復發(fā)等效果。
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外二科以海派名老中醫(yī)治療黃褐斑的中醫(yī)理論與經驗為基礎,以“疏肝解郁、益氣補血”等為治療觀點;在名老中醫(yī)中藥經驗方的基礎上,利用現代透皮制藥技術,特別調制中藥面膜;采取以中藥面膜為主的中醫(yī)外治療法,治療此病。臨床證明具有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費用較低、治療體驗舒適等優(yōu)勢。
以中藥面膜為主治療黃褐斑的具體程序:患者先到??漆t(yī)師門診就診,專家根據患者病情辨證論治,制定一套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診療方案。依據治療方案,患者進一步在中醫(yī)綜合治療室實施治療。具體步驟:(1)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幫助患者清潔面部,去除表面污物及皮膚死皮;(2)中藥涂擦、熏蒸面部,打開腠理,有利于中藥有效成分進入皮膚深層;(3)利用指法按摩穴位,疏通經絡,同時將防過敏中藥膏或中藥霜涂敷于面部,促進皮膚細胞的代謝更新、血液及淋巴的循環(huán);(4)將特別調制的中藥面膜涂敷于面部,適當溫控。最終達到祛除、緩解黃褐斑的目的。以中藥面膜為主的療法,每周2次,3—4周為一個療程。同時,根據患者面部色斑、臨床證候,適當口服中藥,內外兼治。
專家認為,黃褐斑重在預防,生活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注意防曬、防紫外線輻射,外出時可外搽含避光劑的膏霜類產品,并撐遮陽傘。(2)慎用含色素、香料和藥物的化妝品,忌用刺激性藥物及激素類藥物。(3)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熬夜。(4)保持心情舒暢,適當鍛煉,釋放壓力。(5)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鳳梨、草莓等。(6)避免食用易感光食物,如芹菜、茄子、芒果等。避免辛辣食物,戒煙、少酒。(7)適當中醫(yī)保健。如揉關元穴(臍下四橫指處):采用仰臥姿勢,兩手掌相疊,按壓于臍下關元處。兩手掌順時針揉壓30次,再逆時針揉壓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