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大班孩子已有的認知經驗為出發點,討論和組織了“認識日歷”的教學。以學生直接感知為入手點,通過“日歷”大家說、故事講述、師生交流等手段讓學生主動認知和理解。再通過視頻播放、小組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鞏固對“日歷”的認識和對“日歷”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日歷;用途;理解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年月周日的概念,感知它們之間的關系。
2. 知道日歷是查看時間的工具,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
3. 體驗數學活動的有用和有趣,樹立時間交替的概念,知道珍惜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年月周日概念,感知它們之間的關系。
物質準備:
1. 自制房子日歷,搜集形狀、功能各異日歷若干(臺歷?日歷?掛歷;日歷?月歷?周歷?年歷)。2. 視頻《我會看日歷》。3.
數字卡:365?12?字卡:認識日歷、年月日
知識經驗準備:能夠正確的認讀數字1~31,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活動過程:
一、 日歷展覽館——初步認知日歷知其用途
1.
參展。知道我是誰嗎?可以叫我張老師。張老師帶你們去展覽館好不?好,排成2隊,安靜走進展覽館。往前走,仔細觀察,日歷的形狀、大小。厚的、薄的。
好多“日歷”?。。ù蟠笮⌒〉娜諝v?掛歷?臺歷;年?月?周?日?歷)
師:每頁顯示一日的叫日歷,每頁顯示一周的叫周歷,每頁顯示一月的叫月歷,每頁顯示一年的叫年歷。日歷有多種形式,如掛歷、臺歷、年歷卡等,現在又有了電子日歷(手機上、鐘表上)。
2. 回座位,說說,展覽館里展出的是什么?你剛剛都見到了什么樣的日歷?
3.
在哪兒見過這些日歷?(家里?飯店)很多地方都需要它,用處很大。
4.
日歷有什么用???(知道今天是星期幾?星期三)嗯,日歷就是幫助我們來查看時間的,安排事情的。
5.
方便你們觀察,張老師自制了大日歷展板,這上邊都是什么啊?
日歷上有很多數字,日歷還有個故事呢,要不要聽?貼課題“認識日歷”。
二、
深入理解“年月周日”關系
(一) 故事講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媽媽的名字叫年(貼年)。她有365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叫日(貼日)。一天這位媽媽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這12座房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月(貼月)。等房子造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住在房子里,為了使房子不擠。年媽媽就在大房子里住31個孩子,小房子里住30個孩子,最小的房子里?。ǘ嗌賯€)28個孩子。
鼓勵幼兒:數的準確?整齊?看準數字
故事先講到這里,張老師要提問嘍。
(二) 提問
1.
年有多少個孩子?(365個)也就是告訴我們1年有365天,一年有多少天?365,再說一遍。貼數字卡365。
2.
年造了多少座房子?(12座)也就是告訴我們1年有12個月。一年有多少個月?男孩一遍,女孩一遍。貼數字卡12。
3.
誰還記得為什么房子有大有?。浚ㄓ械淖?1,哪幾個月是31天?有的30,有的28。)
(1)一起數數31天的月,是哪幾個月?1,3,5,7,8,10,12月。民間有個順口溜,說一遍。
(2)找一找30天的月,是哪幾個?4,6,9,11月。只有4個月是30天。
(3)哪個月是28天的?2月。房子最小,只住了28個孩子。
師: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365天。每個月里的天數也不一樣。房子里的秘密還真多啊,看看它的地磚,什么顏色的?
4.
房子鋪了哪幾種顏色地面呢?(黃?藍?綠?紫)
(1)數一數藍色格子住著幾個娃娃?再數綠色格子住幾個娃?就是告訴我們,每周有7天。說一遍。分別是: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星期日。
(2)過完星期日就是星期一。
5.
歸納,日歷告訴我們,一年有365天,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2月房子最小,2月有28天;1,3,5,7,8,10,12月房子大,每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30天。
師:孩子們聽得認真,記得很牢。獎勵一下,看會電視吧。電視里有2個小娃娃,叫貝娃和貝拉,看看她們在做什么?
三、 視頻——《我會看日歷》
1. 播放。2.貝娃、貝拉都會做什么?看日歷了,我們小朋友會了嗎?我們也來試一試。先看老師手上的臺歷。
四、 學習查找日歷的方法
1.
示范?找今天的日子?11月20日?星期二。
(1)今天是幾月幾日?
方法示范:先翻到月份(向后)找到11月,再數到20日,向上劃線,對應的是星期二。明天是?后天是?下一個21日星期三;22日星期四。
2.
個體找
都會找日期了嗎?接下來2人一組坐好?每組一本日歷,2人合作找日歷,等待“日歷”發任務指令:
(1)請聽1號指令:迅速找到6月1日。6月1日兒童節,小朋友們的節日。
(2)請聽2號指令:迅速找到10月1日。國慶節,祖國媽媽的生日,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3)請聽3號指令:哪位小朋友愿意說出自己的生日,讓大家來找一找?辰辰的生日是幾月幾號,祝你生日快樂!謝謝!
(4)聽課老師的生日互動祝您生日快樂!
師:教室里好多老師,問問老師的生日,敢不敢?在日歷中找到,并祝老師生日快樂。
五、
延伸活動
回家在日歷上找到家人的生日,記住這個日子,為父母過生日。
活動反思:
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活動目標建立在了解大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之上;活動材料容易獲得;教育內容為幼兒提供有益的學習經驗并符合其發展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教育方法、策略和環境盡可能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幼兒主動、有效地學習,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參考文獻:
[1]劉婷.5~7歲兒童對習俗時間的認識及應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2]趙潔.提升大班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數學游戲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張璇,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驪城學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