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由新聞和散文共同孕育而成的文學體裁,報告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將社會生活事件通過文學藝術的力量,真實、及時地反映出來,作為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其在揭露社會問題、批判社會現實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而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媒體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流方式之一,在這種形勢之下,如何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力量,增強報告文學的傳播渠道,以及在內容傳播上,如何更好地彰顯多元化發展主題,提升讀者的閱讀,成為新媒體形式下報告文學發展的重要方面。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19世紀末,報紙開始傳入中國。而在報紙登陸中國后,一種以新聞和散文相結合的文章開始被孕育出來,這也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報告文學。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的文學作品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報告文學也在題材和內容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而這也帶動了一系列報告文學作品的發展。新時期,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新聞事件和報道越來越多,以這種新聞為載體的報告文學開始逐步增強,這在引導大眾輿論和風向的過程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媒體豐富了當前報告文學的傳播方式和途徑,也讓越來越多的個體開始成為報告文學的創作者,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報告文學的發展,而這之中,如何更好地將眾多報告文學的力量進行更廣的傳播,對于當前報告文學的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意義
報告文學是一種以文學創作規律為基礎,充分運用除虛構和想象力以外的文學手法,對于當代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一系列典型人物、事件、現象和問題等進行形象化的再現,同時也通過富有哲理的思想進行批判,這種報告文學在于引導社會的思想和人們的價值觀,其在社會思想引領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報告文學的發展對于當代社會思潮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而新媒體時代,報告文學的傳播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發展,研究報告文學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能夠更好地推動報告文學在當代青年讀者中的閱讀,也能夠更好地推動整個報告文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報告文學及在新媒體時代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一)報告文學概述
作為散文的一種,報告文學是介于新聞報道和小說之間的一種文學形式,其通過對文學中各種方式和手段的運用,更好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活動。其除了具備文學性之外,還具備一定的新聞性,是對新聞題材的一種文學處理。報告文學不僅將實時新聞進行報道,更針對其中的一些事件背后的問題和現象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和思想,這對于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思想起著一定的引領作用,也是反映社會現象與發展的重要題材。
(二)新媒體時代報告文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新媒體傳播方式相對比較少
近些年來,無論是移動終端、移動網絡還是相應的應用服務,都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目前來看,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3.4億,龐大的用戶規模背后,對于新媒體是一種全新的發展。借助這些用戶規模,新媒體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報告文學在新媒體方面的發展方式比較單一。首先,在平臺應用上,微信公眾號作為新媒體時代報告文學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微信平臺都利用自身的方式,通過報告文學的力量來實現全新的發展,但是能否盈利關系到其后續的發展,很多報告文學類的微信平臺并沒有實現依靠內容閱讀收費平衡收支,因此自然也維持不了多久的時間。其次,在發展的過程中,僅僅通過微信平臺或者單一的新媒體應用服務,無法滿足其傳播與發展的需求,這對于報告文學的進一步發展也是不利的。
2.平臺內容吸引度以及用戶付費閱讀不高
新媒體發展中充斥著海量的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目前的環境和互動氛圍。隨著手機應用的更加普遍,以“碎片化閱讀”為核心的閱讀方式逐漸成為人們閱讀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礎上,一些枯燥無味的報告文學內容反而不能夠更好地吸引大眾的眼光,也無法更好地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固定的閱讀流量,這樣報告文學借助新媒體進行傳播的時候遇到了一定的發展瓶頸。
而且,報告文學在標題設置和內容引導上很難形成一定的用戶體驗感,尤其是在90后逐漸作為閱讀主流人群的時代,報告文學所呈現的內容往往過于板正,難以擊中用戶的痛點,激發起用戶的使用和閱讀意愿,這樣一來就難以建立更好的閱讀群體和粉絲數量,從而無法形成付費閱讀的習慣,也難以支撐其后續的有效發展。
三、新媒體時代報告文學發展策略研究
(一)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的力量,擴大自身傳播
報告文學比起傳統的新聞來說,其內容更具引導意義,也富含一定的哲理。在新媒體快速閱讀時代,報告文學在傳播力和影響力上相比于新聞事件來說有著一定的不足。這就要求報告文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的力量。具體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APP,在APP內聚集更多的流量群體,從而養成用戶的閱讀習慣,同時可以借助短視頻、微信公眾平臺等當前比較熱門的新媒體平臺,更好地擴展對于新媒體的運用,這樣才能夠整合新媒體資源,在融媒體上充分發揮報告文學的力量,讓報告文學在發展的廣度上進行有效的深入,積極推動其在社會新聞、事件中的作用,更好地引起大眾的關注,也能夠培養大眾對于報告文學的閱讀和喜愛。
(二)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有效的創新發展
報告文學偏重于理論與正能量的傳播。而新媒體時代,大眾娛樂化的程度比較高,尤其是在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大眾易于閱讀的內容,往往偏重于娛樂化的形式。因此,報告文學在內容上應該進行多樣化的創新。在素材的選擇上,要采用貼近百姓市井生活的題材,這樣才能夠讓文章更易于傳播。在文字的運用上,一些生硬的理論或者是教育性的概念可通過新媒體語言文字的轉化,形成易于閱讀和理解的文字形式,這樣能夠讓更多的閱讀者在趣味閱讀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啟示。
同時,要培養讀者協作的興趣。報告文學的內容和取材比較嚴格,長期大量進行創作,難免會耗盡平臺的資源和力量。而依靠著讀者的力量,則有助于擴大自身的文章題材,也能夠讓讀者形成一定的動力,一旦讀者自身的文章被采用,則更能夠增強自積極性和忠誠度,這對于報告文學的發展有著十足的意義。而且,報告文學的形式在當前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平臺的文章,一些漫畫、圖文等形式的報告文學同樣值得嘗試,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動報告文學在形式和內容上的進一步發展。
四、結語
報告文學曾經作為針砭時事、推動社會思潮發展的重要文學力量,一直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新媒體時代,報告文學容易被淹沒在海量信息中,這樣報告文學在當前社會的力量就難以凸顯,這對于報告文學未來的發展來說是一種困難,而就當前來看,要通過報告文學新媒體平臺的擴展,將報告文學的傳播向縱深的方向發展。另外,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有效的創新發展,更好地推動報告文學在新媒體時代的進一步發展,讓報告文學在新媒體發展中繼續引領社會思潮與價值觀的發展。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劉偉男(1999-),男,河北保定人,專科在讀,研究方向:報告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