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梅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品質(zhì)得到了明顯改善,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越發(fā)強烈。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多元文化生態(tài)格局下,當代大學生審美素質(zhì)出現(xiàn)了種種危機,其有效培育至關重要。國畫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底蘊,為大學生審美情趣培育提供了載體支撐。本文基于對國畫教學中審美元素的概述分析,就高校國畫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進行了研究。
國畫不同于其他藝術形式,其本身展現(xiàn)出無限的魅力,加之濃郁的民族氣息,深受國民喜愛,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工具、材料等的運用十分考究,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高校國畫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研究,備受關注和熱議。
一、國畫教學中的審美元素概述
審美情趣是一種觀察時的主觀感受,與知識、文化、能力等素養(yǎng)相關,能夠帶給人愉快的精神享受。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其本身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與升華,并寄托著作者深邃的情思,不同的審美視角能夠帶給人差異化的感覺體驗。國畫的發(fā)展源遠流長,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了眾多經(jīng)典作品,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精神文明,具有深刻的影響意義。本質(zhì)上講,國家與其他繪畫有著明顯的差異,其中最為突出的點在于作者繪畫時攝入了自身修養(yǎng),其成為畫作評斷的重要標準。正是基于此,國畫教學中融入了海量審美元素,在凈化學生心靈的同時,亦引導著他們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對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是提升該項教學工作成效的必要基礎。
二、高校國畫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策略
國畫為學生審美情趣培育提供了有效載體,在此藝術的熏陶下,學生可以健康地發(fā)展。高校國畫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路徑十分多樣,可基于作品賞析、繪畫練習、引導實踐等策略實現(xiàn),具體相關表述如下,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基于作品賞析的培育
羅丹曾經(jīng)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國畫承載著上千年的歷史傳承,題材表現(xiàn)多樣、作品內(nèi)涵豐富,對于美的展示更是層出不窮。高校國畫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首先要從作品賞析入手,帶領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美,并在良好的藝術熏陶下,使其成為美的締造者,審美情趣亦是在此過程中自動形成。在具體的高校國畫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全方位講解該類藝術的特點,讓學生在欣賞品味的同時,認知到它獨特的審美情趣及表現(xiàn)手法,潛移默化地感悟“氣韻生動”“虛實相生”“以形傳神”等理論知識的內(nèi)在涵義。
與此同時,繪畫并非作為一門孤立的藝術存在,還與其他形式的藝術存在緊密關聯(lián)。高校教師還需認識到環(huán)境對于學生成長的影響價值,努力營造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課堂氛圍,將學生審美情趣貫穿到整個國畫教學體系中。例如,在賞析馬遠的《深堂琴趣圖》、仇英的《柳下眠琴圖》、唐寅的《抱琴歸去圖》等具有共性的作品時,可涉獵一點琴樂文化,在視聽元素的雙重匯合下塑造審美意境。
(二)基于繪畫練習的培育
除了直觀的作品賞析之外,國畫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還可基于繪畫練習實現(xiàn),教給學生必要的技術技巧,使之在動手練習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國畫作品中的氣韻。綜合來講,國畫并非作為一種普范的藝術形式,其本身難度系數(shù)較高,不僅需要一定的天分,還應具備良好的審美趣味和能力。縱觀我國經(jīng)典國畫之作,其中多數(shù)為毛筆完成,對學生控制力有著較高要求,包括手指、手腕、手肘、手臂等肢體要協(xié)調(diào),教師要加強指導,保證學生正確的操作姿勢。
事實上,由于人主觀認知的差異性客觀存在,不同人繪畫時畫法的不同所呈現(xiàn)出的效果大相徑庭,所傳導的情思亦是千差萬別。同時,細細品味下來不難看出,國畫繪畫技巧不僅能夠折射出作者的審美趣味,還反映了其在作畫時的精神狀態(tài)和境遇,是揭開歷史神秘面紗的重要路徑。在高校國畫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筆墨技法練習之外,還可融入一些文化背景故事,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開拓眼界、提升修養(yǎng)。
(三)基于引導實踐的培育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國畫創(chuàng)作并非天馬行空,而是依托現(xiàn)實生活的升華,并寄托了豐富的思想與情感,極具審美價值。高校國畫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必須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并融入生活,從而感悟無限的生命力。例如,齊白石的蝦幾乎可以假亂真,各個細節(jié)的描繪惟妙惟肖,線條粗細完善結合,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感,是在對蝦無盡的觀察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種精神值得稱贊和傳承。
基于此,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繪畫實踐活動,以學生興趣為切入點,隨意畫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并在整個過程中體味靜謐、生命之美,這對其審美情趣培養(yǎng)有著非凡價值。之后,教師可對學生繪畫作品進行評價,透過畫作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解析其背后折射出的學生審美水平,進而針對性地予以指導和幫助。同時,豐富多樣的繪畫活動,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使之不斷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進而予以積極改正。師生間亦師亦友的和諧關系建設,對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培育也至關重要。
三、結語
高校國畫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情趣的有效培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亦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因而十分重要,其作為一項系統(tǒng)化工程,可實現(xiàn)的方式路徑多樣,包括作品賞析、繪畫練習以及引導實踐等。筆者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xù)關注此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踐行舉措或建議。
(河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