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龍
【摘 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骨轉移診斷中SPECT(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與CT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骨轉移的74例患者,予以SPECT、CT進行骨轉移病灶診斷,比較兩種檢測方式準確率、靈敏度、特異度。結果:CT檢測準確率63.5%低于SPECT78.4%(P<0.05);靈敏度76.7%低于SPECT93.0%(P<0.05);特異度77.4%高于SPECT51.6%(P<0.05)。結論:對乳腺癌骨轉移患者診斷中,SPECT檢測準確度、靈敏度更高,臨床優勢顯著。
【關鍵詞】 乳腺癌骨轉移;SPECT;CT
【中圖分類號】 R73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009-01
乳腺癌為最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癥,通過與破骨細胞、成骨細胞以及骨基質細胞等相互作用,使骨細胞被破壞,骨組織中儲存的生長因子被釋放,使腫瘤細胞不斷轉移、增生,可引起骨劇烈疼痛,甚至骨折[1]。在乳腺癌骨轉移中,以溶骨性轉移為主,主要發生部位為脊柱,若及時發現并采取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命。而在此基礎上,病灶部位清晰的展現為治療基礎及關鍵[2]。在對乳腺癌骨轉移的診斷中,SPECT與CT為常見的診斷手段。為探究準確度更高的診斷方式,本次選取疑似乳腺癌骨轉移患者74例,探究在乳腺癌骨轉移診斷中SPECT與CT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骨轉移的74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4~83歲,平均(53.27±4.37)歲;均經病理診斷確診為乳腺癌患者。
1.2 方法
1.2.1 儀器
選用西門子SYMBIA T2雙探頭SPECT+CT顯像儀,并配低能通用型準直器,完成SPECT全身骨顯像及CT圖像采集。
1.2.2 操作
將99mTc-MDP(南京森科醫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患者靜脈注射,劑量為740Mbq,后飲水1000mL,3h后排空膀胱并進行全身骨顯像檢查。
將患者擺為仰臥位,采集能峰140keV,窗寬20%,矩陣256*1024,速度為15~17cm/min。發現可疑病灶后,進行局部SPECT、CT掃描,CT掃描電流150mA、電壓120kV,層厚2mm,矩陣1024*1024,獲得SPECT圖像、CT圖像。由多名經驗豐富的核醫學醫師共同閱片并比較分析,將閱片結果進行討論分析。
1.3 觀察指標
比較SPECT、CT兩種診斷方式的準確率、靈敏度、特異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分析計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來檢驗;當P<0.05時,即兩組數據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種檢測方式準確率、靈敏度、特異度的比較
74例疑似乳腺癌骨轉移患者中,43例確診為乳腺癌骨轉移,31例確診為未發生骨轉移。其中,SPECT診斷40例發生骨轉移、16例未發生骨轉移;CT診斷23例發生骨轉移、24例未發生骨轉移。CT檢測準確率63.5%低于SPECT78.4%(P<0.05);靈敏度76.7%低于SPECT93.0%(P<0.05);特異度77.4%高于SPECT51.6%(P<0.05),見表1。
3 討論
乳腺癌是多見于女性,為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并且發病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因乳腺腫瘤細胞喪失原有細胞特性,可隨淋巴、血液向全身轉移,危及患者生命。其中骨轉移是乳腺腫瘤細胞常見的轉移部位。腫瘤細胞隨血液達到骨髓之后,與骨細胞相互作用,并在浸潤部位不斷增生、轉移,使原有骨結構被破壞,導致患者出現劇烈疼痛;若骨組織被侵蝕嚴重,可發生骨折現象,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在出現疑似癥狀時,準確的診斷方式可確定轉移位置及轉移數量,并以此作為治療依據,以延長患者生命。
在對骨轉移診斷中,SPECT可通過全身骨掃描,以確定核聚濃度確診是否發生骨轉移以及病理分期,以便確定治療方式并評估生存期限[3]。較其他影像掃描來看,SPECT圖像顯示靈敏度更高,原因為在骨早期發生輕度增殖但無較顯著解剖學結構改變時,SPECT可根據核聚濃度顯示病灶陽性結果,但受關節炎、骨髓炎、骨性退行性病變影響,可干擾核聚濃度顯示,空間分辨率低,易判斷為假陽性或假陰性,且判定真陰性效果降低,因此特異度較CT檢測小。而CT檢測雖在病灶大小或形態達到一定程度時才可明確檢測,但可確定核素聚集部位是否發生乳腺癌骨轉移,并且對于骨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的核聚濃度增強辨識度較高,可通過骨質密度及關節面間隙程度判斷是否發生癌,特異度較SPECT高,并且可判斷病灶為溶骨性或骨化性;但整體準確率較SPECT低。因此在進行乳腺癌骨轉移檢測時,采用SPECT檢測效果更顯著。本次研究中可見,CT檢測準確率63.5%低于SPECT78.4%(P<0.05);靈敏度76.7%低于SPECT93.0%(P<0.05);特異度77.4%高于SPECT51.6%(P<0.05)。
綜上,在對乳腺癌骨轉移患者的診斷中,SPECT檢測準確率以及靈敏度均較CT檢測高,臨床優勢顯著,并且在早期骨轉移但未發生骨解剖學變化時檢測結果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余悅, 宋曉良, 郝婷婷,等. SPECT結合SPECT+CT骨顯像對乳腺癌骨轉移的診斷價值[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6, 26(4):637-640.
[2]翟士軍, 張玉娜, 米寶明, 等. SPECT+CT融合骨顯像對乳腺癌骨轉移的診斷價值[J]. 中國輻射衛生, 2016(6):746-748,752.
[3]段永強, 夏淑平, 吳敏, 等. TPINP和ICTP檢測及SPECT和CT顯像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應用[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7,24(8):867-86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