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蓉
【摘 要】目的:探討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應用于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實際意義。方法:納入我社區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0例為對象,以擲硬幣法將60例患者分成常規組和觀察組各30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再接受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病情認知度(92.17±3.40)分比常規組(77.93±2.79)分高,血糖控制優良率93.33%比常規組73.33%高,P<0.05。結論:將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應用于社區糖尿病患者中具有實際意義。
【關鍵詞】糖尿病;社區護理;家庭護理;護理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family-based nursing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enrolled in our community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6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coin toss metho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was adopted in routine group and nursing management based on family was accepted in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he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2.17 ±3.4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77.93 ±2.79).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was 93.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3.33% in the routine group. High,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amily-based nursing management in community-based diabetic patients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iabetes; community care; home care; car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057-01
糖尿病是一種人體代謝性疾病,病情進展慢、病程長,患者均需長時間用藥治療,以控制其體內血糖水平。近年多個研究結果顯示[1],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影響因素諸多,比如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其對疾病和治療的認知度。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干預尤為關注,多種干預模式也被廣泛應用,比如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本次研究旨在對我社區6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案干預(常規護理管理、常規護理管理+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實際意義作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社區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0例為對象,納入患者病情均符合《實用糖尿病學(第4版)》[2]中的診斷標準,以擲硬幣法將60例患者分成常規組和觀察組各30例。常規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3-74歲、平均(60.93±5.18)歲,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42-76歲、平均(60.80±5.0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常規組:常規護理管理:給予患者各項常規的護理管理,實施疾病與健康知識宣教,指導和監督患者遵醫囑用藥,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等。
觀察組:常規護理管理同于對照組,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1)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小組:小組中成員由本社區的工作人員構成,納入人員要具備學歷和專業、職稱等,由住院調查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護理服務,護士長對各項工作進行分配和領導,資深護理人員監督各項護理工作的實施。(2)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實施:1)家庭糖尿病知識宣教:組織患者及其家屬參加“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培訓,內容要包括糖尿病疾病和治療方案等方面知識,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后制定飲食控制方案,關于患者心理狀態對病情治療造成的影響。采用多元化方式展開宣教,每次宣教時間60min。2)血糖監測:指導患者血糖檢測的正確方法,給患者講解血糖監測對其病情的作用,持續加強患者的自我血糖監測意識,提高患者的血糖檢測依從性,保證患者持續不斷的檢測其體內血糖。3)用藥指導:囑咐患者不能隨便更換自己服用的藥物,告知家屬要監督患者,告訴患者要根據自身血糖水平調整藥物劑量,教會患者正確使用胰島素泵,具體用藥方案參照《糖尿病診治使用指南》[3]中的標準。4)飲食規劃:深度評估患者的機體營養狀況,調查患者的活動量,計算其每天需要的熱量,給患者進行適宜的飲食規劃。將患者的每日蛋白質攝入控制在10-15%,糖類攝入控制在55%-65%,脂肪攝入控制在25%-30%,指導患者學習日常食品熱量、營養計算方法和交換法,告訴患者飲食健康對其體內血糖水平控制的重要性,持續糾正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5)運動指導:評價患者的身體狀況,詢問患者的日常喜好,為患者做科學適宜的運動規劃。本次研究中建議患者慢跑、練習太極等,運動時間每天大約30min為宜,叮囑患者家屬抽更多的時間陪伴患者,要給患者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1.3 觀察指標
干預3個月后觀察患者的糖尿病病情認知度,包括飲食控制和疾病認知以及遵醫囑用藥、自我滿意度;調查和計算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優良率,將獲得的各項數據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對比分析。
1.4 評價標準 采用本院自制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認知度調查量表評價患者的病情認知度:該量表中包括飲食控制和疾病認知以及遵醫囑用藥、自我滿意度這四項內容,各項內容分值為25分,總分值100分,病情認知度=飲食控制評分+疾病認知評分+遵醫囑用藥評分+自我滿意度評分,得分高表示病情認知度高。
參照《糖尿病診治使用指南》中的標準判斷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優等表示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到正常范圍內;良好表示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程度≥20%;差等表示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程度未達到上述優等或者良好的標準;優良率=優等率+良好率。
1.5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飲食控制和疾病認知以及遵醫囑用藥、自我滿意度與病情認知度等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血糖控制優等、良好、差等以及優良率等計數資料以(%)表示,以卡方檢驗;統計學軟件分析得P<0.05時,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病情認知度
觀察組患者的病情認知度(92.17±3.40)分比常規組(77.93±2.79)分高,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優良率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優等20例、良好8例、差等2例,優良率93.33%;常規組患者的血糖控制優等9例、良好13例、差等8例,優良率73.33%;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控制優良率93.33%比常規組73.33%高,X2=4.3200,P=0.0377<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通?;颊咝枰K身用藥控制體內血糖水平,發病久之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由于糖尿病不能完全治愈,不僅會對患者身心造成影響,更容易導致患者家屬的心理負擔加重,且造成較大的家庭經濟負擔,患者也會因病程時間的延長而發生多種并發癥。近年臨床上治療糖尿病時,更加注重給患者提供合理的護理干預,注重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提高與維持,控制和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糖尿病患者長期住院治療的可行性低,通常是患者在醫院內用藥將體內血糖水平有效降低,便可允許患者出院在家中療養,但患者需要持續用藥維持血糖水平,故而常規的護理管理方案收效甚微。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通過上述方法中的家庭糖尿病知識宣教、血糖監測、用藥指導以及飲食規劃和運動指導等方面內容的干預,使患者及其家屬對糖尿病疾病知識和治療情況有著更深層的了解,提高了患者的飲食控制程度,能夠積極地遵醫囑用藥,持續提高和強化患者的自我滿意度,經過3個月的干預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高達93.33%,可見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干預效果明顯,能夠對患者的病情控制有著積極作用。
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模式是在住院期間或者家中,將患者自身的家庭資源充分運用,持續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知曉度,不斷提高其積極性和配合度,確保患者得到更有效的康復訓練,促使其病情和機體機能不斷改善、康復。魏瓊容[4]指出,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模式實施時,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展開個體化培訓和健康教育工作,注重患者和家屬的及時溝通。本次研究中的各項護理管理內容實施前注重患者及其家庭狀況的調查,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家庭狀況制定合理的護理內容,以便第一時間處理患者的病情治療與控制中出現的穩定;持續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促使患者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逐漸正常,保證其每天熱量和營養物質的適當攝入,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度;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家屬的配合度,使家屬對患者的用藥和飲食以及運動等方面情況有效監督,確?;颊咦襻t囑用藥、健康飲食,并能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運動,更好的控制患者的體質量,這對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也有著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社區中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效果顯著,不僅能夠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病情認知度,亦可提高患者的遵醫囑用藥和病情控制程度,從而充分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優良率,具有極佳的臨床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淑媛.老年疾病護理管理中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0):72-73.
[2]遲家敏.實用糖尿病學(第4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91.
[3]邢玉微,孟凡芳,李亞娟等.糖尿病診治使用指南[M].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03.
[4]魏瓊容.糖尿病護理以家庭為單位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