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紅
【摘要】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冊語文課本文言文編排的篇目比重較大。中考文言文復習備考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深入研究考綱、題型、考點,復習時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實效,合理安排,能使復習收到顯著效果。
【關鍵詞】文言文復習;考點研究;攻堅策略;合理安排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編語文教材,增加了中國古代優秀古詩文的篇目。七到九年級的教材,每冊六個單元,古文就占了兩個單元。《語文教學大綱》也規定:中學生應該誦讀一定數量的古代詩詞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并能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切實可行的、高效的復習策略非常重要。下面結合廣州市中考和自己的教學實際,就中考文言文復習備考談一些做法。
一、研綱依本,明確方向
考查的依據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 文》(七至九年級)課本為基本范圍進行考試命題。《課程標準》提醒我們:“詞法、句法等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然而近年來,一些省市中考加大了課外文言文的考查力度,廣州市語文中考也有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考的趨向,但題型會基本穩定,考題要求和內容會依綱靠本。
《廣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考試大綱》文言文考試能力要求有三個層次:
1.背誦和默寫課本(七至九年級)中規定的背誦篇目。 (考查要求層次:識記A)
2.理解七至九年級課本中常見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常見實詞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理解并翻譯文中重要的句子。(考查要求層次:理解B)
3.分析把握文章結構思路、內容要點、中心意思,篩選文中信息,體味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觀點態度。(考查要求層次:分析綜合C)
通過認真學習研究課標與考綱,明確考試的要求,有利于把握考試的廣度和深度,在復習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
二、深究考點,有的放矢
文言文考查題型較固定地設計為五個小題。下面分析近三年廣州市中考古詩文考查試題,做到熟悉題型,熟透考點,在復習課授課時,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備考訓練。
第1題默寫(中考題序號7),滲透在中考題古詩文默寫部分。(能力層級為A級)
第2題(中考題序號8)考查常用詞義項及用法。(能力層級涵蓋A級和B級)
基于以上分析,文言文復習備考要求學生過三關,教師要做好相應的指導與落實:
1.背誦默寫關。第一,從七上開始到九下結束,凡新課標、課本和會考指導書中要求的必背篇目,要力求人人篇篇過關。“會背”的要“讀準”,“會寫”的要“寫對”,“會用”的要“切合語境”。第二,對一些重點名句應加強學生理解和運用能力的訓練和提高,不僅會讀,準確書寫,還要靈活運用。第三,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盡量用楷書一筆一畫把字寫清楚。
2.詞句積累關。第一,要求學生理解熟記課本注解的解釋。第二,重視平時的分類歸納積累,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字詞,如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形成知識網絡,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第三,注意聯系語境。有些文言詞語可能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等多種意義。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將文言實詞與具體課文的內容聯系起來,從句意理解的角度去辨析和解釋詞語。
3.文意把握關。這種題型既考查了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也考查了學生信息篩選的能力,既要求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的把握,又要求學生關注文本的細節。第一,多引導學生對文言文文本的內容、思想情感、寫作技巧、語言藝術魅力的理解與把握,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素養。第二,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體味文章的豐富內涵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從而更加全面、深入地進行經典古文的學習。第三,在文言文教學中切忌文言分離。文言文教學不僅是停留在單純的記憶文言詞義、背誦默寫和句子翻譯上,也要重視文本內容的深度學習。
三、講求實效,合理安排
復習需要統觀全局、點面結合、思路清晰地有序開展。首先,熟讀背誦貫穿整個復習過程。利用每天早讀、課前幾分鐘等時間,誦讀課文、注解、歸納的知識點等。可采用齊讀、自由讀、吟唱、同桌互問、分組接力背誦等多種讀記方式,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復習效率。
其次,制訂具體的復習計劃。文言文復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進行,每階段編寫好相應的復習研學案和檢測題,復習課上講練結合,注重實效。同時選擇一些與課文難易相當、人文性較強的課外文言文,作為訓練材料來訓練學生,以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能力的目的,為學生中考,更為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一輪復習:(1—8周)明確考試題型和考點,七至九年級各冊文言文逐課過關,夯實基礎。(1)首先,師生共同完成近三年廣州市中考文言文考題,熟悉題型和考點,考什么,怎樣考,學生心中有底;(2)教學生歸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與用法;(3)根據考點將課本中所有的篇目配有復習研學案和檢測卷。
第二輪復習:(9—12周)按照考點進行分類專題復習,融會知識的相關性與連續性形成知識鏈。注意相關聯系,辨析異同,總結規律。編寫各考點歸類復習研學案(歸納完成七至九年級課文中出現的通假字表,積累并記憶;歸納完成七至九年級課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一覽表,積累并記憶;歸納完成七至九年級課文中出現的古今異義詞表,積累并記憶;歸納完成七至九年級課文中出現的一詞多義匯編題,積累并記憶)。
第三輪復習:(13—16周)以綜合訓練為主。(1)選取涉及文言知識面較廣的典型課文,一課帶多課的方式復習;(2)編寫綜合題,訓練題除自編外,還可參考各區模擬題。此輪復習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如上所述,文言文復習備考做到:明確目標,有的放矢,合理安排,能使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的復習收到突破性的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