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目的:觀察急性哮喘患兒實施舒適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筆者進修醫院2018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哮喘患兒作為護理服務對象,以隨機分組法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2組,觀察組43例急性哮喘患兒均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對照組43例急性哮喘患兒均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綜合比較2組患兒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及病情改善情況差異。結果:經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后,觀察組43例哮喘患兒的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43例患兒,且護理服務總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同期對照組患兒,P<0.05,組間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急性哮喘患兒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可有效強化患兒預后康復水平同時,良好改善患兒的就醫服務體驗,值得后續臨床作綜合應用推廣。
【關鍵詞】急性哮喘;患兒;舒適護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mfort nursing mode for children with acute asthma. Methods: The author studies the hospital in March 2018 to August 2018 were analyzed in 8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as object of nursing service in a random grouping 2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3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effect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the condition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service in the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show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for the children with acute asthma can effectively boost the recovery of the children's diseas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medical experience, which is worthy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Acute asthma; Children; Comfort care; Effect
【中圖分類號】 R248.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083-01
從急性哮喘患兒治療來講,治療過程存在一定的繁復性,因為患兒的年齡較小,醫護工作配合度較差,所以實施患兒藥物治療期間,還應輔以對應的護理服務措施,來強化患兒的治療配合度,提升患兒的就診服務體驗[1]。本研究為選擇急性哮喘患者適用的護理服務方案,系統選擇了筆者進修醫院2018年3月~8月期間接收的43例同病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給予了舒適護理模式,且為便于護理效果分析,特選擇同期收治的另43例哮喘患兒設為對照組,給予了常規護理模式,最終圍繞2組患兒的預后情況進行了綜合比較,現將研究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進修醫院2018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哮喘患兒作為護理服務對象,86例患兒均經臨床體格檢查確診,符合《哮喘病學》中有關急性哮喘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患兒臨床主訴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胸悶、喘息、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排除嚴重肝膽、心腎臟器合并癥及語言溝通障礙患兒。以隨機數字分組法實施86例患兒分組,共分為觀察組、對照組2組。其中,觀察組43例患兒中,男性患兒共24例,女性患兒共19例;年齡區間分布為3~11歲,平均(6.8±2.6)歲。對照組43例患兒中,男性患兒共23例,女性患兒共20例,年齡區間分布為3~10歲,平均(6.6±2.3)歲。本研究2組哮喘患兒的年齡、性別、病情等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本研究2組急性哮喘患兒均在病情明確診斷前提下,積極實施患兒解痙、平喘、抗感染等基礎治療措施,同期給予患兒低流量吸氧,改善患兒的呼吸通氣功能。對照組43例哮喘患兒均在疾病治療同期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患兒哮喘病情作密切觀察,遵循醫囑開展患兒藥物護理及日常基礎護理相關工作[2]。觀察組43例患兒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患兒心理的舒適干預:患兒入院階段,護理人員需為患兒構建干凈舒適的病房環境,注意病房通風、消毒,并關注患兒的情緒狀態,因為哮喘會引發患兒機體層面的不適,且患兒自身對陌生的醫院環境易出現心理上的緊張、恐懼感。所以,護理人員在此階段應保持真誠的笑容,給予患兒由衷關心,以委婉言語安慰鼓勵患兒,來緩解緊張情緒及心理顧慮,確保患兒能夠積極的配合醫護治療工作。另外,需注意在患兒治療階段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詳細告知患兒日常需注意事項,并為患兒家屬介紹哮喘發病機制、治療方案的價值,督促家屬掌握疾病預防相關事項,日常規避致敏源,減少患兒哮喘病情急性復發率。
1.2.2 體溫的舒適管護:針對合并發熱的患兒,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患兒體溫情況,每間隔2~4h予以測量患兒體溫1次,針對體溫處于37.5-38.5℃間的患兒,可給予物理降溫措施,并鼓勵患兒適量飲水。針對體溫超出38.5℃的患兒,則需在物理降溫基礎之上,聯合退熱藥物進行治療。退熱期間,護理人員能夠為患兒播放其感興趣的動畫片,分散疾病注意力,并對患兒體溫、面色、出汗情況、末梢血液循環情況作密切觀察,避免出汗過多產生虛脫[3]。且給藥期間嚴禁家屬自行調整滴速,避免患兒機體不適情況發生。
1.2.3 霧化治療期的舒適護理。哮喘患兒通常需要接受霧化吸入治療,針對霧化液配比應遵循醫囑嚴格把控用量,且需控制霧化吸入次數、時間。同時,護理人員應注意霧化液溫度適宜,注意指導患兒正確吸入,以規避誤吸、嗆咳情況發生,確保治療的舒適度。且此階段患兒多有痰液需清除,護理人員可通過輔助患兒保持端坐位,給予輕拍背部操作,促進患兒氣道痰液的有效排出[4],提升呼吸通氣舒適度,最大化降低患兒疾病痛苦。
1.2.4 制定適宜的飲食計劃:科學的飲食計劃是強化患兒免疫力的重要保障,在急性哮喘患兒院內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完善的飲食計劃,注重營養的均衡、有效攝入,以雞蛋羹、牛奶等維生素、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清淡流質飲食為主,囑咐患兒多飲水。另外,需要避免蝦仁、海鮮等易誘發哮喘發作食物的攝入,通過細致的飲食管護措施,助推患兒的預后康復,合理減少疾病發病幾率。
1.2.5 出院階段的護理指導:哮喘病情重在預防,在患兒出院階段,護理人員應依據患兒病情實際情況,指導家屬實施病情監測,并督促家屬日常合理糾正患兒的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規范的飲食結構及作息時間,定期監督患兒參與呼吸訓練、體育鍛煉活動,從而強化患兒呼吸功能及機體免疫力[5]。且出院階段,需再次向家屬強調患兒哮喘疾病應注意事宜,注重患兒的個人衛生管護,為其購置柔軟衣物、床單物品,避免穿著毛線類衣物,同時避免刺激性氣味、花粉等易誘發哮喘病情發作的因素,平時多以溫水漱口,注意口腔清潔,避免飛沫吸入引起哮喘發作。
1.3 觀察指標
綜合觀察2組急性哮喘患兒的哮喘病情改善時間,主要涉及患兒喘息、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濕啰音等癥狀體征的觀察,同期做好各項指標記錄,以便后續實施護理效果評價。另外,以自制問卷進行2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共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3級指標。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18.0軟件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反之,P>0.05,代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病情改善情況比較
本研究2組急性哮喘患兒的各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可知:觀察組43例患兒的喘息癥狀緩解時間為(2.4±0.6)d,發熱(2.5±0.7)d,咳嗽(3.3±1.2)d,呼吸困難(3.7±1.5)d,濕啰音(4.4±1.7)d;相比對照組43例患兒的喘息癥狀緩解時間(3.1±0.8)d,發熱(3.3±1.2)d,咳嗽(4.2±1.5)d,呼吸困難(4.4±1.8)d,濕啰音(5.2±1.5)d。綜上內容可知,觀察組43例患兒的各項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均明顯早于同期對照組43例患兒,P<0.05,組間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本研究2組急性哮喘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可知:觀察組十分滿意24例(55.82%)、滿意17例(39.54%)、不滿意2例(4.64%),護理服務總滿意度達95.36%。對照組十分滿意20例(46.51%)、滿意16例(37.22%)、不滿意7例(16.27%),護理服務總滿意度為83.73%。綜上研究內容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水平顯著高于同期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哮喘是兒科臨床較常見的一類呼吸系統病癥,患兒急性發作期往往存在喘息、咳嗽、氣短、發熱、胸悶等癥狀表現,如不能夠及時給予患兒醫護干預,隨著疾病進展可誘發呼吸困難、低氧血癥等不利情況,最終造成患兒窒息、死亡等嚴重后果[6]。針對急性哮喘患兒需及時實施治療,且治療期間還應結合規范的護理服務措施,強化家屬的哮喘疾病理解度、患兒的治療配合度,從而良好確保患兒的疾病治療效果。
本研究觀察組43例患兒采應用的舒適護理模式,是通過圍繞急性哮喘患兒的特征展開,本著強化患兒治療配合度原則,實施了患兒心理舒適干預,消除了患兒對疾病的恐懼。且結合患兒的治療工作,從多個環節開展了患兒體溫、排痰、飲食護理干預措施,保障了患兒治療期間的舒適就醫體驗,也為其預后康復提供了良好支持。從本研究結果來看,經舒適護理模式干預的觀察組43例患兒,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均顯著早于同期對照組患兒,且組內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較高(P<0.05)。由此,進一步表明了急性哮喘患兒實施舒適護理模式的價值,可良好促進患兒的預后康復,值得臨床綜合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媛媛.小兒哮喘急性發作110例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6):139,141.
[2]田鳳娥.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在急性哮喘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1):109.
[3]劉慧.小兒哮喘急性發作100例的護理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146,148.
[4]何君,左艷芳,劉寶環, 等.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期氧氣驅動霧化療效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2018,11(3):336-338.
[5]梁娟,白博,胡雪慧, 等.延續性護理對兒童哮喘家庭管理效果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9):141-144.
[6]黃玲,王仁媛,符增珍.舒適護理改善小兒急性哮喘預后的分析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6):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