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典
干了38年電焊
問起當電焊工的感受,一位電焊工說,我31歲,干氬弧焊7年了,眼睛花得厲害,腰總是疼。另一位電焊工說,我干了38年電焊,焊了幾十年管道,現在眼睛整天又脹又疼,醫生說是慢性青光眼,不可逆。
90后女焊子
電焊工這個活兒確實苦,苦也要有人做,大多數電焊工正在苦爭苦斗,令人敬佩。其中有一位“女焊子”,叫唐其沙,1990年出生,家中獨女,目前在浙江舟山一家造船廠當電焊工,被同事譽為大師級別。
50多攝氏度高溫
電焊工遭遇的熱,局外人難以想象。唐其沙每天都要被熱包圍,比如焊接船身外板縫時,作業環境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為防燙傷,她里面穿秋衣秋褲,外面套工作服,毛巾裹住頭部,再戴上頭盔、防塵罩。每一次作業后,汗水都會濕透衣服。她就是這樣在船廠堅持度過了6個夏天。
79斤和75斤
唐其沙體重只有79斤,她每天用的焊絲約有75斤。這些焊絲全部要靠自己搬進船艙。“別看我挺弱,但我是大師傅。”唐其沙開玩笑說。
技能認證不到10%
唐其沙這話不全是說笑。她丈夫也是電焊工,也是90后,夫妻倆都已拿到船級社焊工最高級別認證——NK-A3Z技能認證。這家造船廠有2000多名電焊工,但年輕焊工很少見,能獲得這項技能認證的不到10%。
每天工作11個小時
夏天是造船廠最忙碌的季節,唐其沙每天早上5點起床,7點準時上班,中午休息1小時,晚上7點下班,每天工作11個小時。
100多萬點播量
唐其沙的青春是在“滋滋”的電焊聲中度過的。為給以后留一點兒紀念,她把自己的作品和造船廠的工作環境視頻發布到快手上,并給自己取名“女焊子沙沙”。視頻引來100多萬點播量和上萬的點贊。
攻克難關150多項
一方面,電焊工面臨的勞保問題亟待解決,另一方面,也有人不畏辛苦,在這個行當干出了名堂。比如李萬君,干焊接工30年,攻克高鐵技術難關150多項,獲國家專利20多項,被人們尊稱為“工人院士”。
28個同學走了25個
李萬君是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制造中心焊接工。1987年,他職高畢業后到長春客車廠上班。車間里,電焊聲此起彼伏,煙霧彌漫,工裝被焊花燒得千瘡百孔。不到一年,一同分來的28個同學走了25個。
多焊20個水箱
李萬君把自己“焊”在了車間:中午,大家在午休,他獨自琢磨;下班后,大家回家了,他仍蹲在車間練個不停;別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自愿焊接120個。入廠不到一年,車間比武,李萬君奪冠;不久,全廠比武,他奪得第二,并漲了半級工資。憑著鉆研勁兒,李萬君很快掌握了多種焊接方法,各式焊姿樣樣精通,并獲得6項國際焊工資格證書。
節約2400多萬元
李萬君先后參與了我國幾十種城鐵車、動車組首件試制焊接,總結制定了30多種轉向架焊接操作法,為公司節約2400多萬元成本。
四大天王
有人稱中國焊工有四大天王,大家非常認可這種說法。李萬君便是四大天王之一,另三位分別是滬東造船廠的秦毅和張冬偉,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特級技師高鳳林。秦毅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張冬偉專注焊接殷瓦鋼內膽,二人是師徒關系。高鳳林是中國火箭焊接第一人。
幾十萬元年薪
登上焊工界頂峰的就這么幾個人,他們的收入相當可觀。比如,李萬君現在拿著幾十萬元的年薪,據了解,拿上百萬年薪的也不乏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