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方法特別是外國小說教學方法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并逐漸將比較文學思維引入到外國小說教學中。但是,對高中當前外國小說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比較文學思維在外國小說教學中應用的尚處于嘗試階段,外國小說教學也存在著滯后的現象。因此,本文對比較文學視野下高中外國小說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并針對其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期對于我國高中外國小說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比較文學;教學現狀;對策;外國小說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比較文學起始于20世紀末期的歐洲,我國引入該文學流派后,將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合并起來,以便于大眾進行閱讀和分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比較文學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中學語文教學中比較文學在外國小說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比較文學在外國小說教學中應用并未普及,且其教學模式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對于中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如何促使比較文學和外國文學較好地結合以及應用,應當成為改善中學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現狀的主要途徑。
一、比較文學視野下高中外國小說教學現狀
高中語文教學承擔著傳播中華民族和外國優秀文化的重任。隨著我國中學語文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外國小說作為外國文化的一個代表已經逐漸走向中學課堂,為當前高中生提供了一條了解外國文化的道路。隨著世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國在國際地位上的不斷提高,學習外國文化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促使我國中學教育與世界接軌的步伐。近年來,隨著各部門的努力,外國文學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且教學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進步。但是,由于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長期受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影響,外國小說在高中語文中的教學仍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外國小說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外國小說的開放性,也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例如在《項鏈》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思路,按照自己對小說的理解提出問題,并制定標準答案進行講解和教學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這篇小說的解讀就會出現固定和僵化的現象,即文章刻畫了瓦栽夫人愛慕虛榮、追求享樂且尖酸刻薄的形象,并對資本主義思想和社會進行了批判。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并未給學生時間討論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的正常價值和追求是什么,什么原因導致了瓦栽夫人養成了這種性格。
(二)比較文學知識較少
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的比較文學知識較少。例如《信條》一文中,描述了國外被看作信條的事情,如撿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要歸還失主或者交給警察和每天睡個午覺等。在中國文化中,拾金不昧的事情可以被作為人生信條,而睡午覺則只能稱為習慣,這時若老師不特意給學生普及外國人的這種思想和生活態度,那么學生是無從了解的。
(三)教材編排有待優化
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在編制過程中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首先,外國文學作品一定要具有時代性和經典性;其次,要能夠代表世界文化;最后,所選入教材的文章必須要有跨文化的研究。但是,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外國文學作品與中國文學作品相比明顯偏少,且對文學流派的選擇也存在問題,這些都對高中語文教學形成了巨大的沖擊。
二、比較文學視野下高中外國小說教學的應對策略
由上文可知,當前我國高中語文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比較文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概念不清晰、比較文學教材比較稀少且教師和學生對于比較文學的意識也比較薄弱。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提升比較文學視野下外國小說教學水平。
(一)彰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對不同文化理解
針對學生在高中外國小說教學中主體地位容易被忽視的現狀,教師一定要提升對于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如在教學前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預習,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所提出的想法和觀點,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對于學生而言,學生也一定要重視外國小說的學習,通過課外學習和閱讀拓展自己對外國文化的認識。
例如,教學《哈姆萊特》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獨特藝術魅力,教師可以引入《竇娥冤》這部作品,讓學生對比東方悲劇與西方悲劇的差異性,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品評能力和閱讀名著的興趣。在《哈姆萊特》中,主人公的悲劇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叔父克勞迪斯篡奪王位毒死了主人公父親,主人公卻不幸錯殺了戀人奧菲麗婭的父親,后在克勞迪斯安排的比劍陰謀中死去,文中反映了先進人物與惡勢力之間的斗爭,并突出了先進力量與惡勢力之間的矛盾。而在《竇娥冤》中則體現了元朝社會的黑暗與腐敗,官吏昏庸無能是非不分,竇娥的冤獄同樣表達的是時代的悲劇。通過品評人物形象對比兩部文學作品,學生會深刻感受到悲劇產生的心靈震撼,理解悲劇的美和教育作用,感悟文中人文主義思想。
(二)增加中外小說教學比例,深化學生對作品文化解讀
鑒于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比較文學知識少的問題,教師應該在外國小說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給學生普及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價值觀念和追求,以幫助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而且,由于中外文化中人們對于各自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方面的差異非常明顯,所以教師也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這方面的認知和了解,以避免外國小說教學中外國文化推廣的難度。同時,教師在比較文學視野下要豐富文學作品的比較類型,并為學生提供輕松開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靈活自主進行比較,深入挖掘中外文學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自然地將中西文化進行融合,體會不同文化的審美傾向和文學意境,讓自我思維由感性認知完成向理性認知的飛躍,深化學生對作品文化內涵思想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中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和理解文學作品,從而提高學生思維創新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品味、解讀文學作品的思想和內涵。
(三)拓展中外小說比較范圍,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
目前,我國高中生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外國小說和內容較少,這主要是由于選材難度和重視程度所決定的。因此,教材編制專家應該積極拓展選材范圍,拓寬外國文學流派選擇,并提高外國文學作品在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占比,通過解決教材問題,來提升比較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教學水平。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比較法,可以讓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人物、情節更加明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師要關注對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通過同一類中外作品比較,培養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和探究興趣,讓學生將中國作品中積累的知識經驗,遷移到同一類外國文學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更好地去感悟和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思想內涵。
三、結論
綜上所述,比較文學視野下高中外國小說教學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如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學習內容少以及教材排版少等,只有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和策略,才能夠全面提高比較文學視野下高中外國小說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趙青青. 高中語文外國小說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2]張婧.外國比較文學教學改革思路[J].語文建設,2015(26).
作者簡介:沈維維,女,1992年生,安徽省潁上縣人,本科,中教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