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姍鳳
【摘 要】目的:通過實驗法,研究心理危機干預模式下是否有助于提高對SARS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500名SARS患者,將其等分為1、2兩個小組,1組采取常規心理干預模式,2組采用綜合性心理干預模式,通過使用SCL-90對500位SARS患者入院前的心理健康狀態進行分析,并在心理干預一個療程后,對所有SARS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最終分析出綜合干預模式的臨床效果。結果:1組中,心理恢復效果顯示為“效果顯著”的共計56位,最終的干預有效率為72.40%。2組中,心理恢復效果顯示為“效果顯著”的共計101位,最終的干預有效率為95.20%。結論:綜合心理干預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對SARS患者的治療效果,能夠緩解其心理壓力,所以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SARS患者;心理干預;療效評估;精神病學
【中圖分類號】 R3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12-02
1 資料和方法
SARS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患病初期和流感發病的癥狀類似,患者不易察覺,如果沒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病情會迅速惡化。不僅如此,SARS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所以在實際治療SARS患者的時候,一般都需要采取嚴密的隔離措施。由于和外界的聯系被阻隔,SARS患者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甚至抑郁,所以,要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使SARS患者能夠樹立一個積極接受治療的態度。
1.1 一般資料
共計500例SARS患者中,女性患者人數為158人,男性患者人數為342人。1組中,患者的年齡區間在14-76歲之間,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9.41±8.52)歲,其中病情嚴重共計28人,病情通過治療已經得到控制的人數為159,而處于康復期的患者數為63人。2組中,患者的年齡區間在13-76歲之間,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9.46±8.55)歲,其中病情嚴重共計29人,病情通過治療已經得到控制的人數為161,而處于康復期的患者數為60人。
通過分析證實,兩組醫護人員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試驗最終的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1.2 方法
1組采用常規心理干預模式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工作。
2組則在常規心理干預模式的基礎上拓展心理干預工作開展的形式:
1.2.1 電話心理咨詢:要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和SARS患者進行通話,時間節點的選擇一般為上午的9點左右以及下午的3點左右,每次通話的時間要保證在15分鐘以上。對心理障礙較大的患者而言,要增加電話心理資源的頻次。
1.2.2 醫護人員:通過肢體語言、口頭語言以及集體心理測試的形式,調動患者的積極性。
1.2.3 專業心理干預:采取一對一以及一對多的形式,對SARS患者集中開展心理輔導,通過每位患者反映出來的心理問題制定專業的咨詢流程,對患者進行深入的心理疏導。
1.3 數據統計
采用SPSS16.0的數據統計學方式針對患者相關數據進行全面的數據統計及分析。
1.4 標準
(1)SARS患者心理恢復效果:患者在接受心理干預措施后,得到顯著改善的記錄為“效果顯著”;患者在接受相應的心理干預疏導后,焦慮、消極的情緒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則記錄為“效果一般”;SARS患者在接受完一個療程的心理干預治療后,消極的心理沒有得到改善,則記錄為“效果欠佳”。
2 結果
2.1 心理恢復效果對比
1組中,共計250位SARS患者通過常規心理干預,心理恢復效果顯示為“效果顯著”的共計56位,而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共計125位,顯示“效果欠佳”的共計69位,最終的干預有效率為72.40%。2組中,共計250位SARS患者通過常規心理干預,心理恢復效果顯示為“效果顯著”的共計101位,而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共計137位,顯示“效果欠佳”的共計12位,最終的干預有效率為95.20%。
3 討論
通過分析本次研究工作得到的數據可以知道,完善的心理干預模式可以有效的緩解SARS患者的心理壓力,進而促使其可以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實際提升心理干預工作質量的途徑有:
3.1 強化專業培訓的力度,使醫護人員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定期組織相應的醫護人員到其他醫院進行觀摩學習,在實際觀察期間,要使用錄制影像設備,作為學習資料使用;
3.2 定制化心理服務,要根據不同SARS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3.3 拓展心理干預的方式,有機結合現代化技術,提高心理干預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每一位患者要定期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干預,并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跟蹤記錄。
參考文獻
[1]王擇青, 祝卓宏, 朱鴻武, et al. SARS患者臨床心理干預模式及療效評估[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3, 17(9):587-590.
[2]傅小玲. 解放軍小湯山醫院患者及一線醫護人員心理干預模式研究[D]. 解放軍總醫院, 2005.
[3]汪萍. SARS治療一線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危機干預模式構建的研究[D]. 第四軍醫大學, 2005.
[4]劉景紅, 陳晉利, 馬凌霞, et al. SARS流行期間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心理干預[J]. 全科護理, 2006,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