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糖尿病產婦應用全程助產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根據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將我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確診為糖尿病的產婦共72例納入本次研究,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6例,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36例,給予全程助產護理,統計分析兩組孕婦的產程,出血量,空腹血糖以及餐后兩小時血糖變化,并對所得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對照組產婦平均產程687.21±34.21min,平均出血量189.21±34.76mL;觀察組產婦平均產程564.32±33.42min,平均出血量134.12±23.76mL,兩組產婦干預前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助產護理對于糖尿病產婦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能夠顯著提高產婦的分娩質量,應該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產婦;全程助產護理;產程;出血量
【中圖分類號】 R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45-01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較為復雜,目前多認為與遺傳或者是后天的進食過多所引起的肥胖有關[1],而糖尿病產婦在臨床發產科上非常多見,主要分為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約占85[2],主要是指妊娠期才首次發現糖尿病的產婦。研究顯示[3],常規的護理模式下,糖尿病產婦的預后效果不佳,為提升我院糖尿病產婦的分娩質量,本次研究對比分析了常規模式與全程助產護理模式下對糖尿病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及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據計算機隨機數字法,將我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確診為糖尿病的產婦共72例納入本次研究,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6例,年齡范圍20-38歲,平均年齡28.3±1.6歲,初產婦18例,經產婦18例,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36例,,年齡范圍20-38歲,平均年齡28.4±1.5歲,初產婦17例,經產婦19例,給予全程助產護理。
1.1.1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確診為糖尿病的產婦;②在納入研究前一個月未進行過其它干預治療
1.1.2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先天不足,包括免疫缺陷,肝腎嚴重損害的患者;②依從性差的患者
1.1.3 退出標準:研究過程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不能繼續參與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所有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助產士協助醫師為產婦進行分娩時的護理。
1.2.2 觀察組:所有患者給予全程助產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產婦收治入院待產時,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并記錄,根據每個產婦不同的年齡,以及血糖的波動值,為產婦制定健康的飲食食譜,保證每日都有充足的運動量,為生產提前做好準備;②生產當日,告知產婦分娩時的注意事項,對于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的產婦,助產士應及時與產婦進行溝通,為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同時聯系產婦家屬,提高產婦的依從性;③產婦進行分娩手術時,助產士積極配合主治醫師,密切監測產婦分娩過程中生命各項體征指數的變化并進行記錄;④在分娩過程中出現高血糖的產婦,護理人員應在醫師的指導下為患者注射適量胰島素,并密切監測患者血糖變化;⑤產婦分娩過后,指導產婦如何正確哺乳,并保證適當的運動量,促進產婦子宮的盡快恢復,產后第二天為產婦進行按摩,避免出血過多。
1.3 評價指標 ①兩組患者平均產程,平均出血量;②兩組患者空腹胰島素以及餐后兩小時胰島素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 .0 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數據予以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描述,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n) 、占比(% )描述,采用卡方分析,P<0.05即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平均產程,平均出血量對比 觀察組平均產程及平均出血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并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糖值對比 兩組產婦干預前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并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研究顯示[4],妊娠期并發糖尿病的概率非常高,在臨床產科也非常多見,由于產婦妊娠期各項身體機能較為敏感,若未能得到高質量的護理,將會大大影響產婦的分娩質量,從而影響分娩結局。常規的護理模式僅關注對產婦分娩過程及分娩后的護理,且未根據不同產婦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調整,導致糖尿病產婦預后效果不佳[5]。
全程助產護理模式從產婦分娩前-分娩時-分娩后三個階段均進行個性化的護理,分娩前從身體及心理雙重方面均為產婦進行干預,做好充足的待產準備,分娩時密切監測血糖及其它各項生命體征,分娩后關注患者的子宮恢復,從多個方面為糖尿病產婦進行了全程的整體化護理。結果顯示,采用全程助產護理模式下的觀察組產婦平均產程及出血量顯著下降,血糖值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綜上所述,全程助產護理對于糖尿病產婦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能夠顯著提高產婦的分娩質量,應該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陸春桃, 何海艷. “學生全程跟蹤孕產婦”見習模式對助產專業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 護理研究, 2016, 30(33):4179-4181.
[2]全程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 上海護理, 2016, 16(3):18-21.
[3]張雯瑤. 助產責任制護理模式配合體位干預對初產婦負性情緒及產程的影響[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13):1885-1887.
[4]基于責任助產模式的優質護理干預對無痛分娩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J]. 河北醫藥, 2018(4):637-640.
[5]黃小英, 楊求成, 許釗,等. 運用微信對妊娠期糖尿病高齡孕婦進行飲食指導的效果[J]. 現代臨床護理, 2016, 15(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