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鳳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現選取我中心接種流感疫苗60例兒童作為研究樣本,樣本選取時間為2017年6月-2018年6月,按其接種先后時間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在此之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兩組兒童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兒童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后,其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后發現其(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兒童預防接種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對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兒童預防接種;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65-01
預防接種是指在健康人的身體內接種經人工培育、處理過的病毒、病菌等疫苗,使其在不發病的情況下形成相對應的抗體,進而獲得特異性免疫。兒童預防接種工作是一項重要的預防保健工作,認真切實做好兒童預防接診工作尤為重要[1]。為此,現將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我中心預防接種的60例兒童作為本次研究樣本,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行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具體實施情況,筆者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中心接種流感疫苗的60例兒童作為本次調查研究對象,按其接種先后時間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實驗組兒童男女比例為17:13,兒童年齡為2-6歲,兒童平均年齡為(2.16±1.47)歲;對照組兒童男女比例為16:14,兒童年齡為2-6歲,兒童平均年齡為(2.26±1.15)歲,兩組兒童的一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本次調查中采用的護理方式為常規護理,實驗組在本次調查中采用的護理方式為心理護理:(1)預防接種門診環境護理干預,為避免兒童接種時出現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在候診室墻壁上張貼顏色鮮艷的卡通圖案,擺放一些安全、小型的環保玩具,播放甜美動聽的兒童歌曲或動畫片,以此來分散兒童的注意力[2]。(2)減短兒童預防接種等候時間,在候診室醒目位置放上預防接種流程指示牌,使兒童家屬心中有數,除此之外,兒童預防接種工作還分時間段進行,盡量減短兒童預防接種的等候時間。(3)使用溝通技巧,接種人員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與兒童家屬進行溝通,通過扎實的專業技術,獲得家屬和兒童的認可。通過引逗、玩具等方法分散兒童的關注力,使注射達到快、準、穩,明顯地緩解了兒童的緊張情緒,有效地提高了預防接種的配合度。(4)接種指導工作,接種前,接種人員仔細向兒童家屬介紹預防接種疫苗的相關知識,并叮囑家屬接種后30分鐘內對兒童身體狀況進行觀察,如有異常馬上通知醫生進行相關處理。(5)兒童預防接種的宣教,接種人員通過設立宣傳欄、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向兒童家屬介紹兒童接種疫苗的相關知識,提高家屬對兒童預防接種的認知度,進而提高接種率,使家屬可以在預防疾病等方面擁有自主選擇權。除此之外,接種人員還通過開辦健康講座的方式,給兒童家屬與醫護人員提供面對面的交流機會,讓其獲得更多的有關預防接種的健康知識[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兒童預防接種的護理滿意情況: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獲知兩組兒童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調查問卷總評分為100分,分數高于等于85分代表非常滿意,分數在60-85分代表滿意,分數低于60分為代表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病例總數-不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 SPSS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加標準差方式(x±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檢驗,當P<0.05 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66%,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后發現其(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革新,兒童預防接種越來越廣泛,認真做好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且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接種兒童年齡都在6周歲以內,且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度不夠,導致接種工作很難順利完成,因此,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為兒童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改善其負面心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配合度,對緩解家屬與接種工作人員的關系具有重要作用[4]。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括門診環境、等候時間、溝通技巧、接種告知以及接種宣教等護理干預,通過改善預防接種門診的環境,明顯地地減少了兒童接種時恐懼、緊張的不良情;通過在預防接種門診放置接種流程指示牌,有效地縮短了家屬和兒童接種期間的等候時間,避免兒童煩躁情緒的發生;通過使用玩具、引逗等吸引兒童注意力的溝通方式,明顯地改善了兒童的緊張心理,提高了接種的配合度;通過設立宣傳欄等將預防接種疫苗的相關知識傳達給家屬,有效地提高了家屬對預防接種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大大提高了參加接種的人數[5]。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的實驗組兒童的護理滿意度遠高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因此說明心理護理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是存在優勢的,再一次驗證此方法的有效性。綜上,心理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中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潤蓮,林禎,湯崢嶸.兒童預防接種時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 [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10(17):147-148.
[2]崇煥.心理護理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臨床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1):272.
[3]梁濱,沈宏,王敬華.社區預防接種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特點及干預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14):32-33.
[4]蘇紫玲.安全預防接種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6):248-249.
[5]余賽紅,趙雯文,陽建.細節護理在社區兒童預防接種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及不良反應預防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9):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