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
【摘 要】目的: 分析微信平臺延續性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于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基于微信平臺的跟蹤護理。兩組均連續接受 3 個月護理后,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等指標。結果: 護理 3 個月后,兩組患者DSQL 各項評分均有所改善 (P < 0. 05) ,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 (P < 0. 05) ;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有所提升,且觀察組提高比對照組明顯 (P < 0. 05)。結論: 臨床護理工作中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開展常規護理同時給予微信延續性護理,對提升其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微信延續性護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71-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事件鏈的終末階段,也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患者常常需要反復住院治療。有研究認為,延續性護理可減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次數,延長緩解期,改善生活質量等[1]。既往延續性護理的實施多采用電話或入戶隨訪,近年來微信應用于護理管理中,對保證信息傳遞、提升護理質量和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等發揮著重要作用[2],也為患者出院后的延續性護理提供了技術平臺。本研究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實施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12月就診的老年患者(年齡>80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齡81歲 ~95歲 (86 歲 ±2.8歲)。納入標準 :①年齡 >80歲 ,具有完全認知和行為能力;②疾病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標準和治療指南[3];③病人及家屬自愿參加研究。排除標準:①不穩定型心絞痛;②惡性心律失常③嚴重肺、肝、腎等疾病。將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50例,男32例,女18例。對照組50例,男33例,女17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出院時由責任護士發放心衰防治手冊,指導出院后飲食、用藥及注意事項,互留隨訪電話解惑答疑、定期電話提醒督促患者復診等。
1.2.2 觀察組 由經過專門培訓的專科護士組成延續性護理小組,通過微信平臺實施延續性護理,出院當天邀請患者加入微信平臺。微信平臺功能主要包括健康宣教、護患溝通。定期推送心力衰竭的健康知識,通過微信交流,責任護士及時為患者解疑答惑。
1.3 觀察指標
1.3.1 生活質量評價: 通過生活質量調查量表 (DSQL)[4]評價 2組護理 3個月后生活質量狀況,量表內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關系及治療效果,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3.2 自我護理能力評價: 采用自制自護管理量表[5]對患者心理、軀體活動、飲食、治療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每一內容包含 7 個問題,總分介于 0 ~ 4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 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選取SPSS19. 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 (x±s) 表示,行 t 檢驗; 計數資料 (n,%) 表示,行 χ2檢驗;P < 0. 05 表示對比差異顯著。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對照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等生活質量相關指標對比無顯著差異 (P > 0.05) ; 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相關指標都明顯改善 (P < 0. 05) ,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P < 0. 05) 。見表 1。
2.2 兩組護理前、后自我護理能力對照 護理前,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 (P> 0. 05) ; 護理后兩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有提升 (P < 0. 05) , 組 間 對 比 差 異 顯 著 (P <0. 05) 。見表 2。
3 討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微信已經成為人們快速、有效的一種交流方式。本院通過該微信平臺為患者實施院后延續護理,主動邀請患者及其家屬進入微信群中,及時了解和掌握患者出院后健康恢復進展及心理狀態等信息,通過視頻、語言等形式向患者展示正確的護理方式,指導患者開展自我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開展微信延續護理可以培養患者自我護理意識、掌握科學的護理方式,學會主動調整自身生活及心理狀態,有效促進康復,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綜上所述,臨床上將微信平臺延續性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對改善其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賈秀清,杜武英,方芳,等.心力衰竭病人延續性護理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15,29(10 下):3795-3797.
[2]雷鋮,陳晨,石鎂虹,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在院外患者中的應用現狀[J].護土進修雜志,2017,32(2):117-120.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7-36.
[4]田甜,葉云霞,高霞,等 . 標準化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 川北醫學院學報,2015,30(6) : 879 - 881.
[5]孫晶 . 延續性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8) :217 -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