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 章麗 馬燕燕 楊中飛 鄧芳 徐晶
【摘 要】目的:研究近1年來德州市空氣污染特性和變化規律并評估德州市PM2.5污染效應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影響。方法:統計德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記錄的2018年1月至12月的日平均PM2.5濃度及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根據德州地區PM2.5濃度檢測數據,對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日PM2.5平均濃度進行統計,并對統計期間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進行研究,通過分析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和肺功能、血氣分析結果等數據了解PM2.5濃度與支氣管哮喘的關系。同時根據德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提供的同期污染物為 PM2.5 的當日門診哮喘患者就診人數與當日PM2.5濃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夏秋季PM2.5濃度顯著低于冬春季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夏秋季首要污染物PM10污染物最高;冬春季首要污染物PM2.5污染物最高。冬春季組急性加重天數、FEV1、PaO2明顯高于夏秋季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Symbol~@@0.05);兩組 FEV1/FVC、PH和PaCO2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Symbol~@@0.05)。根據德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提供的同期首要污染物為 PM2.5 的當日哮喘患者就診人數與當日PM2.5日均濃度進行折線圖數據相關分析,結果呈正相關性。結論:通過數據分析發現,PM2.5濃度越高,發生支氣管哮喘患者人數越多且病情越重。
【關鍵詞】PM2.5;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季節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15-01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氣體排放以及機動車數量的大幅度增加、農作物秸稈的燃燒、燃煤取暖等均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直接反映為霧霾天氣。而霧霾主要的污染物細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2.5),可以長時間的懸浮于空氣中,且具有遠距離的傳播特性。隨著深入研究,PM2.5對多環芳烴,重金屬有吸附作用,可通過物理學因素進入呼吸道造成損傷,誘發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過敏性鼻炎等[1]。本研究對PM2.5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相關性進行研究分析,旨在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與空氣污染的影響關系提供相關數據,為疾病的預防提供新思路。
1 資料、方法
1.1 PM2.5 來源
PM2.5 數據獲取:德州環境監測中心站。統計 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日平均 PM2.5 濃度(ug/m3)及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包括 PM10、PM2.5、SO2、O3、NO2)。
1.2 研究對象 選取德州市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住院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118例患者進行研究,其中夏秋季節組(4月1日至9月30日)53例,冬春季節組(1月1日至3月31日及10月1日至12月31日)65例。同時統記同期污染物為 PM2.5 的當日門診哮喘患者就診人數。
1.3 研究方法
選取到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患者進行研究,比較夏秋季組與冬春季組患者年齡、性別、肺功能指標(FEV1、FVC、FEV1/FVC);動脈血氣分析(PH、PaO2、PaCO2),急性加重天數、住院日、住院花費等臨床資料的差異。根據德州環境監測中心站檢測PM2.5數據,分析此數據與入院治療的哮喘患者的相關性。根據德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提供的同期污染物為 PM2.5 的當日門診哮喘患者就診人數與當日PM2.5濃度進行相關性分析。
1.4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符合2018年《全球哮喘防治創議》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
1.5 統計分析
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相關性采用秩相關分析,以α=0.05 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1 不同季節 PM2.5濃度對比分析
在PM2.5濃度比較方面,夏秋季組顯著低于冬春季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夏秋季與冬春季大氣中首要污染物排名
在夏秋季首要污染物方面,PM10、PM2.5、SO2、O3、NO2大氣含量為前五名,PM10污染物最高;在冬春季首要污染物方面,PM2.5、PM10、 O3、SO2 、NO2大氣含量為前五名,PM2.5污染物最高。
2.3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在患者年齡和性別的比較方面,夏秋季組與冬春季組數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在患者臨床資料比較方面,冬春季組病情嚴重程度包括急性加重天數、FEV1、PaO2明顯高于夏秋季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患者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的比較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Symbol~@@0.05);在哮喘指標比較方面,FEV1/FVC、PH和PaCO2數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Symbol~@@0.05)。
2.5 門診患者病例與PM2.5日均濃度關系
對各個季節同期首要污染物為 PM2.5 的當日哮喘患者就診病例數平均值與當日 PM2.5 日均濃度平均值進行折線圖數據相關分析,呈正相關性。見圖1。
3 討論
近幾年空氣污染已經成為社會問題關注的重點,北方冬春季節霧霾天氣發生頻次明顯增加,造成空氣污染指標呈現居高不下的情況[2]。霧霾中主要的污染物為PM2.5。對于大氣中的顆粒,PM10.0以下可進入鼻腔,PM7.0以下可進入咽喉;而PM2.5的顆粒因其微小程度以及特性,可以進入機體的氣道內。隨著氣道平滑肌運動不斷深入,可到達肺泡并沉積,長時間沉著會通過肺泡直至肺間質細胞內,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之中,對人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3]。PM2.5的危害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健康。近幾年霧霾發生的頻率以及持續時間呈明顯上升的趨勢,而霧霾天氣與呼吸科就診的氣道疾病患者的增多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見多發病,目前針對支氣管哮喘發病的機制尚無統一定論,以往大多數學者主要傾向遺傳學說。而近幾年收治支氣管哮喘的病例的相關數據顯示,環境因素造成的發病率上升的趨勢越來越明顯[4]。雖然無相關的報道直接指出環境對哮喘發病的決定性作用,但是霧霾造成人類氣道異常是可以肯定的。PM2.5懸浮于空氣中,質量輕于空氣,同時其特性對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吸附作用,而多環芳烴、重金屬類污染物對肺部的炎性機制有刺激作用,引發急性的炎性反應,激活可能引發肺部炎癥反應核因子NF-KB的氧化還原敏感性轉錄因子,繼而造成急性支氣管哮喘的急性發作[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德州市夏秋季與冬春季環境監測日均PM2.5濃度比較有差異,這與PM2.5的特性有一定的關系。冬春季節氣溫低,氣壓大,PM2.5懸浮空氣中無法有效的擴散及消失;而夏秋季溫度高,加之夏季降水,對其有沖刷作用,使其易于擴散,所以濃度低。同時德州市地處我國北方,冬春季取暖燃燒大量煤炭致使大量廢氣排放,從而致使冬春季節PM2.5明顯高于夏秋季節。
本次研究可發現德州市PM2.5在冬春季節的指標高于夏秋季,同時支氣管哮喘患者FEV1,PaO2指標較低且急性加重期時間較長,說明 PM2.5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性。門診呼吸科收治的患者數與環境監控中心PM2.5的監測數據的折線圖可以發現,PM2.5指標高,醫院呼吸科就診患者的數量明顯上升;PM2.5指標下降,呼吸科就診患者數量也呈現明顯的下降,所以從另一方面也印證PM2.5對人類呼吸道的影響。本次研究中由于支氣管哮喘發病與多因素相關,同時尚無對PM2.5在機體內程度的相關檢驗手段,在今后的研究中應注意對樣本收集的篩選及個體化差異等,為臨床提供更精確的數據,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時彥玲,鄧林紅.細顆粒物(PM2.5)對氣道的病理作用及其與哮喘病理機制的關系[J].醫用生物力學,2013,28(2):127.
[2]Jacquemin B,Siroux V,Sanchez M,et al.2015.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adult asthma incidence in six European cohorts (ESCAPE)[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15123 (6): 613.
[3]董鳳鳴,莫運政,李國星,等.大氣顆粒物(PM10/PM2.5)與人群循環系統疾病死亡關系的病例交叉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5(3):398-404.
[4]郭翔,閏慶倩,趙學彬,等.不同地區大氣PM2.5對大鼠肺泡巨噬細胞毒性作用的實驗研究[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2 ,29(1): 12-16.
[5]李輝,郭家秀,尹華強.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進展[J].四川化工,2013, 16(1):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