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鑫
【摘 要】目的: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以及MRI診斷的特點以及價值進行分析比較。方法:將2014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23例設為本次實驗研究對象,對上述患者的MRI以及CT資料進行比較分析,以此判斷上述兩種檢測方式對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像特征的診斷能力。結果:從診斷結果上來看,2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之中,經由CT發現胰腺腫大22例,經由MRI發現胰腺腫大23例,數據比較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MRI在主胰管狹窄、膽管狹窄檢出率上要顯著優于CT,且數據比較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T以及MRI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診斷之中均具有較為突出的診斷價值,但MRI在胰膽管改變顯示上要優于CT。
【關鍵詞】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MRI;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44-01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慢性胰腺炎,以老年男性為多發群體,該病在臨床表現上并無顯著特征,因此往往容易被誤診為胰腺癌{1}。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現則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影像學異常是該病必備的診斷條件,對于該病的影像診斷則多以CT以及MRI為主,不過上述兩種診斷方式的診斷價值尚存在爭議。基于此,本次實驗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及MRI特點和診斷價值進行了分析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所納入的23例研究對象均為2014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診斷標準,且兼具CT以及MRI資料,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為20:3,年齡在40-77歲間,平均年齡為63歲。
1.2 方法
CT以及MRI圖像均由我院5名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進行共同閱片,并對下述問題進行明確判斷,即:胰腺是否腫大;腫大胰腺呈彌漫性、局限性還是局灶性;周圍是否存在低密度邊緣;是否存在主胰管狹窄或膽管狹窄。若5名主治醫師之中有3名及以上醫師達成一致意見,即可將其納為最終的判斷結果。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所得數據內容均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分析,實驗數據內容以例數以及百分率進行表示,若P<0.05,則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以及MRI的各項主要影像表現檢查比較結果可見表1。2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之中,經由CT檢查發現22例胰腺腫大,其中彌漫腫大13例、局部腫大5例、局灶性腫大4例;經由MRI檢查發現23例胰腺腫大,中彌漫腫大14例、局部腫大5例、局灶性腫大4例。2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之中,經由CT檢查,假包膜、主胰管狹窄、膽管狹窄分別有5例、1例、9例;經由MRI檢查,假包膜、主胰管狹窄、膽管狹窄分別有14例、9例、17例。
3 討論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乃是由于機體免疫介導,突出表現為胰腺腫大以及胰管不規則狹窄的一種較為特殊的慢性胰腺炎。據相關研究資料報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發病率約占慢性胰腺炎的2%-6%{2}。由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較為特殊,因此其臨床表現、影像學、血清學特點均承襲這一特點,與常規慢性胰腺炎有所差別,且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對激素具有較為良好的反應{3},故而容易誤診為胰腺癌而采取手術治療,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醫用級負擔。基于上述原因,近年來,對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診斷已經逐步受到了醫療人員的重視,并制定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一般而言,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診斷之中,組織學診斷是最為適宜的診斷依據,不過由于可靠的活檢標本獲取難度較大,故而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診斷之中仍以影像學為主,在不同區域、不同國家所指定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診斷標準之中,均將影像學視為必備的診斷條件{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影像學以胰腺實質改變為主,包括腺體增大、胰膽管改變等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常用檢測手段包括CT以及MRI,不過上述兩種檢測方式在影像學改變的現實方面有所差異。從實際情況上來說,CT以及MRI均具有較高的檢出率,故而兩種檢測方式的檢測價值相近,不過MRI在假包膜的檢測上要優于CT,而假包膜則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較為重要的影像特征{5}。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主要特征包括胰腺管狹窄,到了后期也會出現纖維化的問題。因此,可將胰管以及膽總管胰腺段狹窄視作主要病理改變,而對于這一問題的檢測, MRI要顯著優于CT。尤其是在近些年,隨著呼吸門控技術的發展進步,也促進了信噪比以及空間分辨率的提升,這也為膽、胰疾病的診斷提供了較為可靠的診斷信息。從本次實驗結果來看,MRI在胰管、胰膽管的顯示上均優于CT。
綜上,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診斷之中,CT與MRI均具有較為優秀的診斷能力,不過在假包膜以及胰腺管道系統顯影上,MRI要優于CT。因此,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影像檢查之中,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應當首選MRI。
參考文獻
[1]S.Lee,J.H.Kim,S.Y.Kim,J.H.Byun,H.J.Kim,M.H.Kim,汪俊萍.比較CT和MRI在鑒別非彌漫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與胰腺導管腺癌的診斷效能[J].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2019,42(01):127-128.
[2]王國賢,譚一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及MRI影像學特征與診斷[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95):142.
[3]葉賤輝,劉金生,鐘榮明,肖寒冰,朱珊.磁共振成像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06):1855-1856.
[4]崔麗萍,曾偉科,葉裕豐,朱望舒,高明,褚忠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和MRI的影像學表現[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8,18(05):514-517+523.
[5]徐小虎,丁玉芹,劉孝臣,朱萬榮,彭進,李宏,許亞春.MRI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胰腺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05):67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