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目的:探討在臨床護理中采取分層級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內科科室的24名護理人員作為本次的研究主體,所有患者均接受分層級護理管理指導,收集有關信息,觀察并對比管理前后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以及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結果:管理后,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244例(98.39%)顯著高于管理前212例(85.48%),管理后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質量評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臨床護理中采取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更加利于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
【關鍵詞】分層級護理管理;臨床護理;工作質量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87-01
伴隨我國醫學技術和護理服務理念的深入發展,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的實施,不僅能夠使得護理人員及時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同時,還能夠加強對于護理人員的業務指導,進而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使其更加適應時代的未來發展[1]。同時,更加明確了護理人員的自身工作職能和任務,通過上級帶動下級的形式,使得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和質量,加之上下級互相監督、幫助,能夠使得護理工作更加有序進行[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內科科室的24名護理人員作為本次的研究主體,所有患者均接受分層級護理管理指導,收集有關信息。其中,護理人員的最大年齡40歲,最小年齡22歲,平均年齡為(30.2±1.1)歲。最短護齡1年,最長護齡22年,平均護齡(10.2±2.7)年。
1.2 管理方法
所有護理人員均接受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按照護理人員的工作崗位和能力的不同,分為四個層級開展護理管理,包括:助理、初級、高級以及??谱o理人員,具體管理措施如下:首先,按照護理人員分級情況進行分組和排班,上級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于下級護理人員的管理和指導,下級護理人員需要接受上級的考核和批評,每個層級需要尋嚴格遵循自身的崗位進行護理工作,積極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護理流程開展工作,使得患者得到更加全面化而又人性化的護理工作,最終達到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效果。其次,根據層級的劃分不同加強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分配和指導,護士長負責整個護理工作的分配和管理,同時,進行護理工作的協調和監督。護士長需要引導并且協助初級以及高級護理人員對于復雜病例的分析和處理,同時,組織日常病房的巡查以及會診等工作,結合本周住院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對于操作難度較大的護理工作,則需要加強對于下級護理人員的指導和糾正。除此之外,護士長還需要對于患者由住院直到出院的全面評估,對于患者出現的心理波動以及不良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并且以此為基礎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使得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和完善,同時,做好護理人員的心理疏導和指導,并且檢查并指導初級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
1.3 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管理前后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以及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將2018年1月~2018年5月(未實施分層級護理管理)與2018年6月~2018年10月(實施分層級護理管理)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以及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接受研究的患者為248例。通過建立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并且采取自制的護理質量評估表以及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中的數據均需要利用版本為SPSS19.0的統計學軟件,總結歸納并分析兩組護理人員所涉及的各項數據資料。如果結果顯示P<0.05,則可以判定本次實驗存在十分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管理前后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
管理后,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244例(98.39%)顯著高于管理前212例(85.48%),卡方值=27.846,P值=0.000,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對比管理前后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質量評分
管理后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質量評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通過采取分層級的護理管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使得病房管理更加規范和有效[3]。本次研究得出結論:管理后,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244例(98.39%)顯著高于管理前212例(85.48%),管理后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質量評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管理后護理人員的各項工作質量評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可見,通過采取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能夠使得內科科室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學歷以及職稱等明顯提升,更加利于營造出積極學習和工作的良好氛圍,形成良性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同時,得到到院就醫患者的認可[4]。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通過互相幫助,按照“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加強對于患者的優質護理和服務,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4 結語
概而言之,通過采取分層級護理管理模式,能夠提高內科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同時,更加利于滿足患者所提出的護理需求。
參考文獻
[1]丁愛萍, 張惠玲, 張一梅. 分層次管理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5):257-258.
[2]王永芬, 何平, 方琴. 護理責任制分層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8):220-222.
[3]耿文麗. 護士分層級管理模式在提高臨床護理管理質量中的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9):110-111.
[4]李在麗. 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11):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