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
【摘 要】目的:研究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控制管理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整年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納入對照組,共計2056例,未實施質量控制管理;選擇我院2018整年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納入實驗組,共計2060例,實施質量控制管理。結果:對比對照組,實驗組病原學檢出陽性率顯著更高,病原學標本送檢不合格率顯著更低,差異明顯,P<0.05。結論: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控制管理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控制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821.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87-02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上較為常用,是診療服務中重要組成部分,可為患者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數據。分析得出,臨床常見因檢驗結果不準確誘發的醫療糾紛,影響醫院聲譽及形象,影響患者疾病診療[1],因此,臨床上對此進行了研究。由于微生物檢驗標本各個環節均可能出現失誤,因此,應加強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控制管理。本次研究入組4116例患者,對“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控制管理效果”進行了臨床實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對照組選擇我院2017整年2056例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入組,標本來源:痰液480例、血液556例、尿液858例、分泌物100例、糞便62例;實驗組選擇我院2018整年2060例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入組,標本來源:痰液481例、血液555例、尿液857例、分泌物101例、糞便66例。統計學分析2組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來源,可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質量控制管理,實驗組實施質量控制管理:(1)各個部門聯合構建質量管理考核小組,包括院感科、藥劑科、護理部、檢驗科、醫務科等,組織全員醫技人員、醫護人員進行專題培訓,臨床醫生及護士應熟練掌握培訓內容,在理論及操作考核中進行重點考核。(2)對各項微生物標本考核評價標準、操作程序進行科學制定,利用筆試了解各個臨床科室醫護人員對于專題培訓理論知識的了解程度,利用科室現場抽取的辦法來考核醫護人員操作,選擇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前3名進行嘉獎、后5名進行處罰。(3)每月對全院微生物送檢標本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及統計,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時評估、反饋相關科室及采樣責任人操作情況,采用再培訓、再考核政策,全面質控每個檢驗標本過程。
1.3 統計學計算
使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包括t檢驗、X2檢驗,分別用于計量資料、計數資料計算中,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2]。
2 結果
實驗組對比對照組,病原學檢出陽性率顯著更高,病原學標本送檢不合格率顯著更低,差異明顯(P<0.05)。對照組2056例標本中,痰培養480例、血培養556例、尿培養858例、分泌物培養100例、大便培養62例;實驗組2060例標本中,痰培養481例、血培養555例、尿培養857例、分泌物培養101例、大便培養66例。
3 討論
對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采樣質量不合格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包括醫務人員不了解病原學送檢知識、未能正確把握采樣送檢時機、未能正確掌握采樣方法等,部分患者在治療無效時或者病情嚴重時或者采集前使用抗生素治療[3],可導致患者留取標本結果受到影響,另外患者自行采集操作錯誤、護理人員未能給予患者提供采樣正確指導及協助、采樣送檢過程中無菌操作未能嚴格執行、未能保證及時送檢標本及保存標本方法不正確等因素也可影響微生物標本檢驗結果,可促進病原學標本送檢不合格率提升。
相關性文獻報道,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保存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標本應室溫保存,實際操作中放入冰箱;標本應及時送檢,實際操作中滯留科室;標本應使用吸附炭培養基,實際操作中使用普通培養基[4]。以上情況均可對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檢驗結果造成一定干擾,因此,臨床檢驗中應注意避免。
目前臨床上主要利用質量控制管理來降低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送檢不合格率,效果顯著。檢驗過程中,綜合分析出現的問題并利用理論考試、培訓、現場考核、獎勵處罰等辦法來落實考核評價標準,促使檢驗結果更加準確。質量控制管理實施期間,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按照要求排痰,嚴格執行相關規章制度,采樣后及時送檢,杜絕隨意放置現象,衛生員負責及時送檢并在運送期間避免污染[5]。另外,臨床應對微生物標本采集及運送加強管理,有利于提升采樣質量控制管理效果,有利于持續改進我院醫院感染管理質量。
本組結果:實驗組病原學檢出陽性率顯著更高,病原學標本送檢不合格率顯著更低。
綜上,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質量控制管理,可明顯提升病原學檢出陽性率,有效使病原學標本送檢不合格率降低,值得臨床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陳霞.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質量控制對策[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 2017(9):706-708.
[2]張瓊舟.臨床微生物檢驗的分析前質量控制的臨床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51):10188-10189.
[3]王淑媛,柯培鋒,莊浩林,張曉媚,何卓雄. 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質量控制對策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20):2738-2739.
[4]趙曉紅,李明安,徐慶雷.多種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結果的比較分析[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22):3126-3127+313.
[5]葉圓圓,王薇,趙海建,王治國.我國臨床檢驗質量指標建立與應用進展[J].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2016(04):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