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喬玲
【摘 要】消毒供應室全程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快捷地對消毒產品全程進行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控制,使供應室工作流程標準化,提高了供應室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準確度,提升了供應室的質量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追溯系統
【中圖分類號】 R197.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90-01
1 概述
1.1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內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以及滅菌物品供應的部門[1]。診療器械從回收--分類--清洗--包裝--滅菌--儲存--發放形成一個獨立又環環緊扣的工作鏈。[2]我國衛生行業標準中WS310.1、WS310.2、WS310.3——2016中對于消毒供應過程中原始數據采集與記錄的實時性和準確性的要求很高。目前,醫院大部分消毒供應流程仍處于手工記錄階段,容易造成數據疏漏、偏差甚至丟失,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針對無菌物品用量大、臨床使用科室多、采用人工清點無法查詢滅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等缺點,我科于2017年引進消毒供應追溯系統,如圖1所示。
1.2 追溯系統有下面幾個優點
1.2.1 保證器械清洗消毒質量,整個流程規范化、標準化,有助于提高消毒器械質量;
1.2.2 實施召回,當發現有問題時及時召回,將損害或損失程度降到最低;
1.2.3 提高管理效率,消毒供應追溯集成規范化管理體系,通過信息化提高信息傳遞速度;
1.2.4 降低醫療風險,減少醫療糾紛;
1.2.5 保障醫護人員、病人的健康。
2 流程
手術器械從回收到發放全流程使用完成具有唯一的、獨立的號碼,追溯碼的構成涵蓋貫穿全過程的信息,如產品的名稱、件數、消毒日期、包裝日期、有效期、回收者、配包者、審核者。
為了減輕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和減少污染源的產生,系統采用的是二維碼+掌上終端(PDA)實現數據的傳輸和掃描。通過粘貼和掃描條形碼標簽的方式,系統對物品所經歷的過程進行跟蹤,隨時掌握物品的動態。一旦發現有物品質量不合格的情況,通過追溯系統即可知道回收、清洗消毒、包裝、滅菌、發放的全過程中的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進而進行深入的查找。標簽條形碼有三條:回收的條形碼、(用于物品回收時開單)、病歷追溯的條形碼(貼與病歷中便于追溯)。
2.1 器械物品的回收
該系統可提供手術室、臨床科室器械申請開單功能。對于可重復回收使用的器械物品使用者打開該追溯系統用PDA對使用后的物品的條形碼進行掃描開單。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核對預定單據與實際的器械數是否相符,相符的話通過預訂單并進行回收。該系統可對一些器械做加急標識,提醒供應中心優先處理該器械;提高器械的周轉率。為中心手術室、臨床科室提高器械的重復使用率。
2.2 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
回收后的物品清洗消毒分為手工清洗和機器清洗兩種方式。手工清洗的器械需要記錄清洗人員和清洗的物品,按規范流程進行每一步的清洗。機器清洗的器械在清洗時正確選擇追溯系統上的相應機械設備,使得這些器械具有可追溯性。
2.3 器械物品的包裝
對于已清洗消毒、烘干后的器械物品便可開始包裝。包裝核查時時,追溯界面上會顯示器械物品種類和數量,以及圖片和文字顯示該包的具體器械和物品,并自動為該物品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條形碼標簽。在完成兩人核對操作后,打出該條形碼,并貼上。
2.4 器械物品的滅菌準備
病房的物品較多也簡單,哪些科室的物品可置于一個滅菌器滅菌,在滅菌準備階段可將所有條碼掃入一個網籃中,在滅菌或者發放時只需掃描該網籃,節約時間。對于手術室或病房貴重物品必須逐一掃描滅菌和發放。
2.5 器械物品滅菌
對于包裝好的器械物品,根據物品的特性合理的區分,選擇性放入高溫滅菌器或低溫滅菌器里做滅菌處理。物品在被放入滅菌器前消毒員需在電腦上選擇合適的滅菌設備和程序,將物品逐件掃描后再啟動設備,對物品進行滅菌。這時追溯系統會打印出一個每個滅菌器里物品的總條碼。待滅菌器滅菌成功后消毒員將會對每個批次的物品進行物理、化學監測。(前提是滅菌器生物監測是合格的)
2.6 器械物品的審核
消毒員和當班護士共同確認滅菌器的物理、生物、化學監測均合格后,需在追溯上確認該鍋次是合格的,方可發放物品。
2.7 器械物品發放
滅菌后的物品均需在當天及時發放到科室。消毒員需在追溯系統確認滅菌審核合格后才可對物品進行發放。
2.8 器械物品的使用
發放后的物品使用科室可在追溯系統上查找物品使用的情況及有效期等信息。手術室使用器械的可將物品上的三個條碼中的一個用于回收追溯,一個用于貼于病歷記錄,一個用于手術記錄。
3 使用效果
3.1 實現信息化的數據采集,形成閉環記錄,防止器械丟失。
3.2 PDA掃碼取代手工記錄,工作效率提高50%。
3.3 無論是在庫存中或已經發放到臨床科室,都能被及時查找到并進行相應處理,實現不合格器械的準確召回,提高了無菌包的安全性。
3.4 二維碼打印機、無線網絡、移動終端等設備的應用減少了人為記錄環節,降低差錯事故的發生率。
3.5 在記錄數據的同時,可詳細記錄工作人員的操作過程以及醫療器械清洗消毒過程,為日后的追溯工作以及績效考核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礎。
4 結語
應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將消毒供應器械物品全流程質量信息實現共享,從而規范科室的工作流程,實現貫穿各工作區的質量追溯管理,提高消毒供應科的管理水平,為病人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群.消毒供應中心質量追溯及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2(2):37-39,64。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行業標準WS310.1、WS310.2、WS310.3:管理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行業標準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