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萍 王華 黃川平 者麗
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中醫醫院
對于骨折患者來說,行骨折手術后,需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但若臥床時間太長,會對患者的腸胃功能造成不利影響,導致腸蠕動速度變慢,伴有排氣、排便不暢等情況[1],使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為臨床護理工作增加了難題。為了促進患者四肢骨折術后的早期康復,收治四肢骨折術后患者80 例,探討護理干預對該類患者的護理效果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四肢骨折術后患者80 例,借鑒隨機數字表法劃分為兩組各40例,試驗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0~59 歲,平均(49.5±9.6)歲;參照組男24 例,女16 例,年齡41~60 歲,平均(50.8±10.3)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⑴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體征檢測、病情觀察、健康宣講等內容[2]。⑵試驗組實施護理干預,護理措施:①四肢骨折患者手術初期因傷口疼痛而功能活動減少,甚至長期臥床,此時患者會出現脾胃功能失調,飲食減少、食欲不振,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滿足身體能量和水分的需要,忌肥甘油膩及寒涼生冷、質粗堅硬的食物,做到主、副食搭配,少食多餐。②針對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的情況,護理人員要配以合理手法按摩患者腹部,按摩時力度不宜過大,控制好按摩時間。③護理人員可讓患者咀嚼適量的口香糖,這對于消化液的分泌具有好處,還能提升胃腸功能。④為了增強患者腹部的舒適感,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腹式呼吸,呼吸頻率11~16 min/次[3],2 次/d。⑤指導患者形成正確的排便規律,出現便意要及時解決,為患者提供安全的排便環境,告知患者不可以克制自己的排便意念。如果患者出現便秘、排便困難,可以為患者使用適當的通便藥物,給予中藥穴位貼敷、隔物灸法治療,調節腸胃,促進腸胃蠕動。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的排便時間、排氣時間以及腸鳴音恢復時間。②對比兩組患者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與滿意的總和。③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分(GQOL-74)標準:總分100 分,分數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比關系。
統計學分析:依據兩組四肢骨傷術后患者的臨床數據,應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經護理干預后,試驗組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經護理干預后,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2.5%,參照組護理滿意度72.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經護理干預后,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臥床休息對于骨折術后患者來說十分必要,但若是在床上休息的時間過長,就會減弱患者的腸胃功能,當然,麻醉藥物的應用,也會對患者的胃腸功能形成不利影響,導致患者產生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甚至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伴有腸麻痹、腸粘連等并發癥。相關臨床數據資料表明了針對骨折術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必要性,而常規護理模式相對傳統落后,難以緩解患者的不適病癥,而護理干預作為臨床護理醫學的主要內容,與常規護理相比,護理干預增添了諸多護理細節和內容,強調以患者為中心[4,5],從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出發,通過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系統性的護理方案,切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了患者的舒適度。
本次研究中,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護理滿意度僅72.5%,試驗組采取護理干預,護理滿意度高達92.5%,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低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顯著長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低于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了護理干預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依據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的基本病情和實際需求,通過對其實施護理干預方案,明顯縮短了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降低了患者的不適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了護理效果,此次研究取得了十分顯著的護理效果,值得于臨床實踐中進一步推廣與宣傳,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并受到了廣大患者的青睞。
表1 兩組患者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對比(±s,h)

表1 兩組患者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對比(±s,h)
組別 n 排氣時間 排便時間 腸鳴音恢復時間試驗組 40 28.84±4.23 65.28±3.22 40.89±4.21參照組 40 43.19±2.74 76.29±5.28 58.99±4.54 t 18.007 8 11.259 5 18.488 7 P 0.000 0 0.000 0 0.000 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