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蓉
摘要:手勢促進語言發展。作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設計進行了一系列結合中國手語的漢語教學活動并在課后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試圖探索中國手語與對外漢語教學的關系。通過對153份有效回收問卷的分析我們得出:結合中國手語的教學法對漢語教學有積極作用,手語是增強兒童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工具。
關鍵詞:中國手語 兒童對外漢語教學 語言發展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182-02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筆者于2017年前往新西蘭基督城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漢語教學工作,教學對象為當地4到6年級約250名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當教師在課堂中加入更多與肢體有關的活動時,學生們的精力更容易集中,學習效率更高。因此,筆者在課堂活動的設計中加入了更多的手勢。為了保證所有的手勢更加系統和科學,筆者最終采用了中國手語中的手勢。
一、研究背景
手語是聾人交流的語言。最早將手語當作一門獨立語言而非有聲語言附屬品研究的是美國手語語言學家Stokoe。1960年,Stokoe發表《手語結構》,用語言學的方法系統的分析了美國手語的語法,為手語言學研究指明了方向。與歐美手語語言學發展的起點不同,我國手語語言學的研究是基于國家對通用手語的規范背景下進行的。從20世紀50 年代開始,我國就已經開展了手語的規范和統一工作。(賈振鋒,2018)
手語詞即手勢。手語主要由語形、手勢詞匯和語法規則三個部分組成。(于松梅、張寧生,2004)在一般語言學中,詞是句子中最小的、獨立而有意義的單位。在手語中,手勢是最小的、有意義的單位。因此,手語詞即手勢,是手勢所能表達的一個完整、獨立、有意義的單位。(駱維維,2008)
手勢促進語言發展。手勢和語言在語言輸出中是如此重要,我們甚至可以說是他們一起構建了語言。(Kendon,982)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在說話時打手勢可以減少說話者的認知負擔。(Golding-Meadow,2001)當語言和手勢表達同一個信息時他們更容易被理解,這種影響是雙向且強制的。(Kelly、Ozyurek、Maris,2010)
本研究意在從新西蘭小學對外漢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初步探索中國手語和對外漢語教學的關系。
二、中國手語在新西蘭對外漢語課堂中的應用
教學材料:漢語數字“一”到“十”,顏色詞匯(紅色,黃色,粉色,綠色,紫色,橙色,藍色,白色,黑色,彩虹)。教材源自新西蘭小學漢語教學課程大綱。
教學對象:新西蘭基督城4到6年級約250名小學生。
教學步驟:教師詞卡展示+語音帶讀+手語教學→學生跟讀+打手勢→多種教學活動鞏固。
三、中國手語在新西蘭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應用效果問卷及分析
為探索在漢語課堂中加入中國手語的效果,筆者在當地教師的幫助下設計了對學生的調查問卷,收集到有效回復153份。153名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9周歲,其中女生76名,男生77名。
從數量上來看,87.5%的受訪者喜歡在漢語學習中加入中國手語,其中非常喜歡的為18.4%;8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手語對漢語聽力學習有幫助,其中認為非常有幫助的為15%;75.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手語對漢語口語學習有幫助,其中認為非常有幫助的為20.3%;53.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手語對漢語閱讀學習有幫助,其中認為非常有幫助的為11.8%;54.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手語對漢語書寫學習有幫助,其中認為非常有幫助的為11.8%;49.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手語會對他們下一年的漢語學習有幫助,40.1%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有幫助,10.5%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幫助。
從內容上來看,筆者通過Python 軟件對問卷答案文本進行詞頻統計(統計時已屏蔽常用詞it,me,i,and,the,a,you,to,is,its,of等和題目中所含的詞匯),結果顯示對于“請列出兩件關于用中國手語學習漢語你喜歡的事(List at least 2 things you like about learning Mandarin with Chinese sign language)”,學生們給出的最多的回答是“fun”(32次),“new”(21次),“games”(15次),“helps”(15次)和“get”(13次);對于問題“請列出兩件關于用中國手語學習漢語你不喜歡的事( List at least 2 things you don't like about learning Mandarin with Chinese sign language)”,學生們給出的最多的回答是“hard/difficult”(34次),“sometimes”(22次),“remember”(18次),“nothing/none”(18次)和“boring”(13次);對于問題“你認為用中國手語學習漢語是如何幫助你的(How does using Chinese sign language help you learn Mandarin)”,學生們給出的最多的回答是“remember”(30次),“words”(24次),“good”(14次),“easy/easier”(11次)和“know”(11次)。
從詞頻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出:(1)手語在幫助學習者記憶、理解和朗讀詞匯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對漢字的書寫無明顯作用;(2)多數學習者認為手語的添加使其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少部分學習者認為打手勢無趣;(3)在學習生詞的同時記憶與之相對應的手勢有時會讓學生感到困惑,認為手語難學。
四、結語
總體看來,結合中國手語的漢語學習方法對新西蘭兒童漢語學習者來說是有積極效果的。首先,絕大部分學習者喜歡這種語言課堂上的手語教學法。他們認為中國手語的添加使得漢語課堂變得更有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態度基礎。其次,學習者認為該方法能夠在學習漢語時幫助到他們,尤其是在聽力和口語方面。同時,該方法對漢語詞匯的記憶和理解有著顯著的積極作用。最后,盡管在學習生詞的同時記憶與之相對應的手勢有時會讓學生感到困惑,但只要配合適當的課堂活動,學生們依然會帶著興趣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綜上所述,結合中國手語的教學法對漢語教學有積極作用,手語是增強兒童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工具。
參考文獻:
[1]Stokoe William C.Sign language structure: an outline of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the American deaf[J].The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2004,10(1).
[2]Goldin-Meadow,S.,Nusbaum,H.,Kelly,S.D.,& Wagner,S.Explaining math: Gesturing lightens the load[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1(2):516-522.
[3]Kelly,SD;Ozyurek,A.;Maris,E.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Speech and Gesture Mutually Interact to Enhance Comprehension[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1(2):260-267.
[4]Kendon,Adam."The study of gesture: Some observations on its history"[J].Recherches Sémiotiques/Semiotic Inquiry,1982,2(1):45–62.
[5]賈振峰.手語語言學研究——評《中國手語》[J].新聞與寫作,2018(2):120.
[6]駱維維.《中國手語》手形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
[7]于松梅,張寧生.聾人手語的語言學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4(9):62-6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