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要:本文通過對福清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管理體系的分析,指出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體系必須在緊密結合培訓政策、制度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培訓資源,并運用SAT方法實施操縱人員培訓管理,幫助企業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操縱人員隊伍,為核電廠整體發展戰略提供人力資源方面的保障與服務。
關鍵詞:核電廠 操縱人員 培訓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254-02
核電廠操縱人員是核電廠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的人力資源,高素質的操縱人員是實現核電廠縱深防御策略的重要保障。操縱人員培訓體系是核電廠職工培訓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采用SAT培訓方式,與時俱進,在繼承中有發展,使核電廠操縱人員的培訓管理工作保持持續改進狀態,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一、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體系
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是使受訓人通過有計劃的連續的學習而獲得知識、技能、態度及行為的定向改進的行動過程,使其能夠按預期的標準或水平完成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其本質是通過學習以及連續的系統培訓行為使學員的工作行為符合核電行業規定、滿足核安全的需要。
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體系是為了達到培訓目標,將培訓要素教員、學員、教材、環境等按一定的結構合理地、有計劃地、有系統地構成的動態統一體,包括:
(1)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政策與制度。操縱人員培訓政策包括核安全法規及相關導則、國家能源局核電行業相關標準。理解與分析政策,形成深刻的洞查力和理解力,從而形成操縱人員培訓工作的指導路徑,培訓政策對于推動構建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制度是規范核電廠操縱人員的培訓活動、保證操縱人員培訓工作順利開展的制度依據,以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管理程序、制度、計劃、工作流程等作為其體現形式,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完善程序,形成操縱人員培訓工作上下貫通的互動銜接機制。
(2)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課程。操縱人員培訓課程包括課程設計、課程教材編制、課程培訓方式、課件制作、講義編寫、課程測試評估等工作,培訓課程在操縱人員培訓體系中重要性最高,難度系數最復雜,是由一系列具有內在邏輯性和關聯度的課程相互作用、聯系而形成的完整體。系統的培訓課程體系要以培訓制度為導向,確保培訓課程的針對性;以單一培訓項目為路徑,確保培訓課程體系的層次性;以培訓目標為基礎,確保培訓課程的實用性,保證培養出來的操縱人員的能力滿足核電廠安全運行所需。
(3)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資源管理。操縱人員培訓資源是指核電廠所擁有的支持操縱人員培訓活動的設備設施、教室、場所、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的總稱,包括全范圍模擬機、教材教具、授課場所、教員隊伍等,核電廠培訓處作為操縱人員培訓資源體系的職能建設及管理部門,擔負著培訓資源體系運營和完善的主要職能。
(4)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管理方式。福清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管理方式采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推薦的SAT(SYSTEMATIC APPROACH TO TRAINING)系統化培訓方法,該培訓方法目前在我國核電企業廣泛應用,是保證核電站操縱人員培養質量的最佳途徑。
分析、設計:在規劃與設計操縱人員培訓活動之前,啟動核電廠操縱人員培養專題會議,對培訓需求進行分析,并確定執行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并對參與培訓的部門及員工在培訓目標、知識結構、技能狀況等方面進行系統的鑒別,將執行任務所需要的能力被轉變為培訓目標,并將這些培訓目標組織納入核電廠操縱人員滾動/年度培訓計劃中。
開發:依據目標類型、知識背景、原理、操作步驟分解操縱人員培訓目標,根據需求,組織技術專家積極參與培訓課程的開發、編寫,編制并發布適用于操縱人員培訓課程的培訓材料,開發測試題庫、課程教案,確定包括課堂培訓、專題研討會、講座、崗位實踐培訓、排練、自學、模擬機演練、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培訓方式,保證教員與學員有效完成培訓目標。課程教案、培訓材料要與國家核安全法規、能源標準、核電廠程序文件保持一致,在培訓實施過程中,開展培訓效果的跟蹤及反饋,保持教材教案的持續完善,最終達到績效的提升,培訓目標的達成。
實施:依據福清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與再培訓大綱》及與之相對應的培訓課程材料,分階段、分層次、分時間、分順序地組織實施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工作。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課程分為基礎理論培訓、基本授權培訓、崗位培訓、專項培訓、中級運行、高級運行、模擬機培訓等課程大類,依據培訓課程大類制訂培訓計劃,計劃包括培訓目標和包含的課程名稱、參與培訓人員、培訓實施日期、計劃實施課時數、培訓場地、培訓方法,依據計劃開展實施操縱人員培訓活動,可以將分解后的操縱人員培訓大類課程采用不同的培訓方法或者采用多種培訓方式組合的方式開展培訓,有助于增加員工的個體認知能力及對培訓內容的有效吸收。
評價:通過對培訓有效性要素的分析,使用比較系統的、規范的方法進行判斷、評價,持續改進培訓效果。首先明確評價主題,對目標進行定性分析,其次選擇適宜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包括:觀察指導、問卷(下轉第253頁)(上接第254頁)調查、個人意見反饋、訪談、考核、數據統計、工作績效分析等,再根據影響評價目標的各層次因素,對培訓實施的效果進行評判,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5)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過程控制。操縱人員培訓過程控制是以實現培訓計劃為目標,通過檢查操縱人員培訓的實際運作情況,發現偏差,了解和掌握偏差信息,并針對出現的偏差予以糾正。包括修改計劃,使計劃更加適合于實際,以保證操縱人員培訓活動質量。
由于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具有階段性、長期性的實施特性,因此,操縱人員培訓的過程控制需要構成有效的控制系統,以確保培訓目標的實現。
(6)操縱人員培訓體系的有效性評價。為保證操縱人員培訓體系的有效性和持續改進性,需要制定、實施有效性評價程序,根據在每個培訓階段收集到的數據,包括對培訓計劃內容、培訓運行情況、培訓資源的利用、課程內容、培訓效果的反饋意見,量化關鍵指標,恰當地對操縱人員培訓的各方面進行評價。
開展培訓體系有效性評價的關鍵問題在于確定評價指標體系,即通過對哪些因素進行評價來確定培訓體系的有效性,福清核電廠將操縱人員培訓有效性的因素確定為:操縱人員培訓組織機構,操縱人員培訓管理程序,操縱人員崗位任務和培訓需求分析,操縱人員培訓與再培訓大綱設計,操縱人員培訓文件開發,操縱人員培訓項目實施,教員、學員、培訓設施、培訓反饋與評價。
通過開展上述工作的評價與改進活動,對培訓有效性因素的符合性、有效性進行定期評價,并評估其結果是否達到培訓目標,完成閉環管理,從而提高福清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管理水平。
二、建立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體系的意義
建立一個系統的、滿足核電廠的建設期及運行階段所需要的操縱人員培訓管理體系,是使操縱人員培訓發揮最大的效果、讓培訓走上正規化的需要。它實現了核電廠操縱人員系統化、持續性培養的目標,通過核電廠內部資源的有機結合,提升并保障操縱人員的培訓效果,它與核電廠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相配套,有力地保障了核電廠操縱人員的培訓成效。
三、結語
操縱人員培養被列為核電廠人力資源管理及核電廠培訓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務,是核電廠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途徑,在企業持續發展中,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體系為未來開展操縱人員培訓活動構成架構,為以后核電廠開展操縱人員的長期培訓打下扎實基礎,它使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可以持久有效地進行到底。核電廠操縱人員培養是人才素質要求與培養目標的實施的綜合過程和實踐過程,建立一個動態的、開放的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體系,有利于提升核電廠整體管理水平,促進企業人才高地的創建,良好地塑造核電廠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國家核安全局.核動力廠人員的招聘、培訓和授權(HAD103/05-2013)[Z].
[2]核電廠培訓體系要求(EJ/T 1208-2006)[Z].
[3]國家能源局.核電廠操縱人員執照考核(NB/T 20257-2013)[Z].? ? ? ? ? ? ? ? ? ? ? ?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