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堯
摘要:參與式環境創設是一種注重幼兒參與、師幼合作的環境創設新方式,可以實現讓幼兒在參與中成長,在互動中教育的教學目標,對幼兒園、教師和幼兒都有著十分特殊的價值。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幼兒園環創形式單一,主題創設內容陳舊;幼師專業能力有待提升,創設缺乏創造力;幼兒參與度不高,合作體驗不足等諸多問題。在系統分析這些問題后,筆者提出幼兒園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環創參觀、學習和培訓;教師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創設,不斷更新創設主題與內容;培養幼兒參與合作意識和環創能力,提升幼兒參與體驗等解決策略。以期為參與式環境創設提供參考,促進幼兒園環境創設不斷發展,為幼兒健康快樂成長提供平臺與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 參與式 環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191-02
“任何有機體為了發展自己的內在潛能,都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1],這是蒙臺梭利關于環境對兒童發展中重要性的表達,她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有機體與有準備的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如蒙臺梭利所說,幼兒園環境是幼兒發展自己潛能所必備的重要條件,他們的關系就像小草之于土壤、陽光和水分一樣,兒童只有在有準備的幼兒園環境中,才能健康快樂成長。
一、參與式環境創設的意義
(1)有益于拓寬幼兒園環創渠道,構建多元創設形式。參與式環境創設的一大創新點就是將幼兒從幼兒園環境的被接受者變為主動創造者。幼兒的想象力豐富,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為環境創設提供支持,無論是區域活動環境還是主題活動環境,都將有益于拓寬幼兒園環境創設渠道,構建多元創設形式。過去的幼兒園環境創設只能依靠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趕制出來,其創設效果和質量不夠好,現在運用參與式環境創設方法,積極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就可以更好地豐富環創的形式。
(2)有助于增加師幼互動頻率,增強教師的組織能力。參與式環境創設突出強調互動性,也就是幼兒的參與性,讓幼兒與教師合作共同完成。互動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師幼互動更是對幼兒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但與此同時,教師的挑戰就無形地增多了,教師不僅需要調動所有幼兒的積極性,還要有效計劃并實施環創過程,面對許多活潑好動的幼兒,組織一次參與式環境創設也是對教師教育組織能力的嚴峻考驗。不過,能夠時常組織參與式環境創設活動,的確能夠增強教師的組織能力,這也是參與式環境創設對教師成長發展的有益之處。
(3)有利于提升幼兒合作意識,體驗自主動手的快樂。動手能力是學前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之一,也是幼兒成長和發展必備的能力之一。參與式環境創設以培養幼兒創造力為基礎,以增強幼兒參與合作為手段,以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為關鍵。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內容,參與式環境創設作為半游戲式的教育手段,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能夠讓幼兒真正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同時,參與式環境創設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教育性和啟發性并重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鼓勵全體幼兒積極參與,指導并傳授環境創設相關的動手操作技能,可以使幼兒達到在學中玩和玩中學的效果。
二、參與式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環創形式單一,主題創設內容陳舊。參與式環境創設突出強調幼兒參與、師幼共創的創設方式,但并沒有限制環境創設的組織形式和創設主體、內容。然而,這一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發現,幼兒園往往選擇易于組織的“幼兒家中做,教師墻上貼”“涂鴉墻”等組織形式,形式十分單一和簡單;同時,幼兒園時常選擇常見實用的“兒童節”“國慶節”等主題進行創設,選用題材內容也十分陳舊,缺乏新意。其實,參與式環境創設并不是只講“參與”,不講“環創”,而是運用參與式的形式,調動教師和幼兒的興趣與智慧,培養和提高教師和幼兒的各項潛能,發揮環創更大的價值。
(2)幼師專業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創造力。參與式環境創設積極倡導幼兒參與其中,不過環境創設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活動,鑒于幼兒的實際情況,它不可能由幼兒單獨完成,而是靠教師與幼兒合作,尤其是教師主導、幼兒輔助的合作方式完成。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十分優秀的組織和創設能力。但許多幼兒園教師只是通過零星的網上自學等方式進行碎片化學習,他們組織的參與式環境創設活動往往存在場面混亂、效果不佳、內容刻板、缺乏創新等問題。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就是幼兒教師專業能力較弱,環境創設缺乏創造力。因此,要想將參與式環境創設實施好,就必須努力培養并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為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幼兒提供支持。
(3)幼兒參與度不高,合作體驗不足。參與式環境創設突出特點就是其參與性與互動性,即幼兒參與、師幼合作,但3~6歲的幼兒普遍活潑頑皮,個體差異較大,要想很好地組織他們與教師一起合作完成環境創設較困難。因此,在實施參與式環境創設時,很多教師為了易于組織和管理,直接布置家庭作業讓家長幫助孩子做手工作品,然后貼在幼兒園走廊上,這種環境創設方法導致幼兒參與度不高,幼兒的合作體驗不足。這些現象基本都是由于教師不能有效激發幼兒興趣、合理組織幼兒合作,為了降低其復雜性而采取的行為。參與式環境創設的生命就在于其參與性和互動性,而這種降低幼兒參與度圖省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這樣不利于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三、參與式環境創設的策略
(1)幼兒園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環創參觀、學習和培訓。首先,幼兒園要提高認識,深刻理解參與式環境創設的優勢和長處,將其完美運用到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提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水平;其次,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本園教師到其他運用這一方式的優秀幼兒園參觀學習,擴大教師的眼界,提升其意識;最后,幼兒園可以請這方面的專家或者利用網絡資源,帶領教師學習該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全面提升教師在參與式環境創設方面的專業技能。只有真正理解參與式環境創設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才能將參與性環境創設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其巨大作用。
(2)教師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環創,不斷更新創設主題與內容。參與式環境創設是把幼兒參與和環境創設有機結合的教育方法,也是可以將環境創設的價值和作用發揮到極致的教育手段。所以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的思想,積極自主地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只有具備這樣的追求和意識,才能主動提高自身技能,用心將工作做得更好。其次,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積極主動地學習相關實操能力,包括參與式環境創設組織方式、創設新穎內容和方法;這些渠道可以是相關書籍、網絡資源、優秀教師的經驗學習等。最后,教師要利用學到的專業技能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參與式環境創設活動,不斷更新環境創設主題和內容,拓寬多種組織形式,抓住幼兒興趣點,發揮幼兒智囊團和小幫手的作用。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環創能力,提升幼兒參與體驗。第一,教師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參與式環境創設是需要幼兒參與合作完成的,因此,教師前期可以通過日常教學或一些游戲來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第二,要提高幼兒的自身環境創設能力,包括動手操作能力和持續的耐心等,參與式環境創設的一大特點就是鼓勵幼兒親自動手,體會收獲成果的快樂。提高這些能力,教師可以將環境創設活動劃分若干階段,每個階段教師教授幼兒創設方法并帶領幼兒制作,最后將各個階段做好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匯集成最終的效果。第三,要提升幼兒的參與體驗,這也是參與式環境創設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在這一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各項能力,通過與他人合作,收獲自己的創設成果,可以提升其參與體驗。
綜上所述,參與式環境創設是一種具備多項效能的環境創設方式,而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園和教師對參與式環境創設還有一定的誤解,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因此,幼兒園和教師要通過采取提高認知、提升技能、培養幼兒潛能等策略解決這一問題,以促使參與式環境創設向前發展,為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提供平臺和方法,從而發揮其真正價值。同時,我們需要使參與式環境創設回歸本源,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苑海燕.蒙臺梭利教育理論與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66.
[2]張建波.幼兒園環境創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33.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