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峰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堅持適量的運動可提高肌肉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量。運動的過程是機體消耗能量的過程,通過運動可改善和血糖有關的一些代謝指標。
運動之前,要充分評估自身的體質和病情,否則容易造成危險。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制訂有效的運動計劃,并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運動前做一次全面檢查
檢查包括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或果糖胺)、血壓、心電圖、眼底、腎功能、心功能和神經系統等。血糖過高(大于16mmol/L)或者血糖過低(小于3.6mmol/L),都不能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代謝紊亂。如果年齡已經超過40歲,最好在運動激發試驗后,做個心電圖,判斷心功能是否適合運動。另外,要與醫生共同討論目前的病情是否適合運動、運動量多大合適、做哪種運動、運動中注意什么等。
2.運動前的準備
在運動前要補充水分,以保證身體運動的需要。在你正式運動前先做15分鐘左右的熱身運動,這樣可以使肌肉先活動起來,避免運動時肌肉拉傷。
3.循序漸進地運動
運動要循序漸進,平時參加體育鍛煉較少者,運動量要逐步增加,不可操之過急。運動中注意觀察身體狀況是否有不適,并適時調整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
4.運動后不要馬上停下
運動即將結束時,最好再做10分鐘左右的恢復運動,而不要突然停止。即使沒有出現低血糖,也要主動補充一些食物和糖分,以免發生運動后延遲性低血糖。
5.關注身體信號
如果運動中出現不適,如饑餓、出冷汗、心悸、心跳加快,應考慮低血糖反應,及時補充食物;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或腿痛,應立即停止運動,并盡可能到附近醫院就診。
此外,為保證安全,糖尿病患者最好結伴運動,以便出現意外情況時及時處理和救治。注意不要空腹運動,降糖藥放在餐前30分鐘左右服用,飯后1~2小時后運動。糖尿病患者可采取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方式,只要能消耗能量,做全身性運動而使全身每個部位都得到鍛煉即可,如步行、打太極拳、游泳、打球、跳舞等。根據每個人的病情、體力和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只有如此,才能持久地堅持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