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軍
摘要:森林資源的發展關系到生態環境的發展,我國處于正在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協調好各個機能間的發展關系具有重要作用。現階段,我國已經將森林資源的發展與保護列為了國家重點發展項目,因為它關系到我國生態環境全面提升的要求。本文筆者以“病蟲害、自然災害、人為災害”三個方面為出發點,對現階段影響我國森林資源發展的因素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現階段;影響;森林資源;因素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源,它具有維護地球生命、改善人類生存空間的生態價值。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僅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屏障,它也是推動國民經濟社生態效益同步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林業發展的不斷持續跟進,生態環境也迎來了新的契機,但是其中危害林業資源發展的因素依舊很明顯,最為突出的是以病蟲災害、自然災害、人為災害為主。
一、病蟲災害的影響
林業資源的病蟲災害是最突出的一個問題,由于我國地勢較為廣闊且森林資源的植被概況較為雜亂,而面對的病蟲害問題也不統一,所以給林業保護相關部門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同時,受到不同季節的影響,在實際的森林資源管理中,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例如:相關工作部門要定期的考察和記錄當地林業資源的概況,形成一個信息化管理的檔案袋,其中包括區域內的樹木種植、樹木的類型、病蟲害易發樹木類型、病蟲害易發的季節等。并且組織相關單位積極的下鄉調研,積累和學習相關樹木病蟲害管理技術。假如,遇到大規模同類病蟲害后,要通過調劑利用飛機進行人工降藥等措施,同時監管部門要加大管理力度,按照其危害的特點和防治的難點,編制出合理的防治和治理總體規劃,也要注重外來物種的生物入侵,如美國白蛾的入侵,由于它的生命力強,繁殖力強對我國森林資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要依據相關受災程度,建立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重點治理區域。最后形成一個由政府部門帶頭,各個部門共同參與的指揮機構,及時進行現場調查、監測、上報、策劃、組織、調運藥劑,確保了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自然災害的影響
自然災害作為影響我國森林資源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自然火災、水災、氣象災害、蟲災等等,其中火災和水災最為重要,所以相關部門在系統化的管理中,必須要認清火災和水災的治理,進而保護好我國的森林資源。
一方面,森林火災要建立起嚴格的規章制度,嚴禁在林區內有火種的出現,并且形成實時的一對一監控模式,由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到學校、社會上大力宣傳森林火災的防范與監督,形成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動態,并且建立起縣、鄉、村的聯合防護機制,推動聯合防護職能的效率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森林火災的防范要做到信息化的定位,利用信息技術定位火災的位置以及利用數據統計和分析得出森林火災主要發生的方向,同時為了最大化的減少森林火災的影響,相關部門要組織工作人員定期檢查和維修森林隔離帶,最大化的降低火災蔓延程度。
另一方面,氣象災害作為自然災害中的一大分子,它主要包括低溫災害(寒害、凍害、凍裂等)、冰雹災害等都能夠對森林資產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研究如何提高避免氣象災害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在實際過程中森林氣象災害防治要根據氣象要素的變化規律和各樹種的抗性及受災情況,及時發出災害信息;并且形成動態化的森領氣象觀測工作,針對當地區域的實際情況做好預報工作,同時利用熏煙、灌水等方式轉化森林內部低溫,修建蓄水、灌溉及排澇設施用來抵抗水災。
三、人為災害的影響
人為災害主要包括污水、污體的排放,大規模的亂砍濫伐等,最終導致森林植被面積縮小,還有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為的災害。筆者認為這些人為災害會與自然災害相互交叉聯系,所以相關工作人員要科學化的認識這些災害,并且將這些災害發生率降到最低。
如,在具體的工作流程中與當地城建局與生態環境局相結合,開展配合調查工作,由政府部門做先頭引導,取締一下發展不平衡的單位,同時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同時積極的與森領附近居民溝通,減少資源植被的砍伐等,同時出臺相關文件,針對特定區域內嚴格執行禁止圍場打獵的文件,從而保護好森林資源內的生態圈發展平衡。也要強化植樹、種樹的獎勵機制,通過信息化的宣傳和指導讓更多的人民認清現狀,同時抓緊對“植樹節”的推廣活動,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綜合所述,森林資源作為我國重要的資源,它是生態化環境發展的標志,保護好森林資源是國家的硬性要求,更是這個時代的客觀需求,它對社會資源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在具體的工作流程中要處理好自然生態系統保護體制和森林資源保護的管理,整體性的謀劃以滿足頂層設計的關系,保障我國森林植被面積的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何克松.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對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影響探討[J].農家參謀,2019(05):100.
[2]袁有宏.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及技術措施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9(03):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