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斌
摘要:林業經濟作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生產中是十分重要的環節。然而在我國北方由于氣候、地理位置等眾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導致林業經濟的發展停步不前。究其原因,可以得出病蟲害的發生是影響北方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必須要把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及防治策略作為重點之一。
關鍵詞:北方;林業;病蟲害;動態;策略
北方林業病蟲害的研究與治理要從從方面開展,由于我國北方林業的發展日益突出,發展規模的導致了林業病蟲害的面積逐漸增大,雖然極大的改變了生態環境,但林業病蟲害的危機也日益突出。所以,北方林業病蟲害的研究要與北方地區的氣候、地理位置等相結合,針對植被的類型進行科學化的分析,在利用現代化手段總結出北方林業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后,堅持問題的導向,依據實際情況開展北方林業病蟲害的治理方案。最終完成對北方林業病蟲害發生動態及防治的研究。
一、北方林業病蟲害動態分析
北方林業病蟲害嚴重影響了北方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病蟲害的動態化分析要調節其中的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其中的大致的病蟲害問題搞清楚,然后細化其中的關鍵問題,才能最大化的解決北方林業病蟲害,北方林業病蟲害的動態主要包括:
第一,病蟲害的傳播速度較快,并且絕大多數害蟲都具有很強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于北方氣候因素的影響,導致當地的病蟲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時多種病蟲因為消滅不徹底的因素已經開始產生抗體,增加了消除病蟲害的難度。
第二,北方植被中大多數都是以人工造林為基礎的,而天然林分布范圍比較少,由于是大量人工造林具有一定的同病,同時人工培育的樹苗無法對病蟲害產生抵抗,最終導人工造林的死亡率很高,植物群落結構簡單化,病蟲害傳播機率加大,加上人工造林中病蟲的天敵較少,在一定上助長了病蟲害的傳播。
第三,缺乏科學換的管理與指導使滅蟲防災意識不到位,最終導致林業病蟲害發生動態泛濫,同時檢測方式的單一使當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不徹底,最終造成病蟲害不能根除、復發率高等問題。
二、北方林業病蟲害發生規律
北方林業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一般會在春季和夏季最為常見,因為北方的地理位置因素導致四季變化規律特別明顯,因此北方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加大力度對春季和夏季樹木進行防治,而秋季和冬季則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防治。
如,北方松樹種植中,松梢螟的危害極大,松梢螟是一種小蛾子,成蟲體長10~16mm(毫米),翅灰褐色,翅面上有白色橫紋4條,中央有明顯大白斑1個。幼蟲老熟時體長約25mm,暗赤色,各體節上有成對明顯的黑褐色毛瘤,其上有白毛1根。幼蟲5月中旬開始蛀入新梢髓部,先往尖端蛀食為害,到頂端后在往下蛀食。幼蟲老熟時在蟲道內化蛹。被害梢枯黃、彎垂,折斷落地。在治理過程中,要通過化學手段進行防治,盡量保持林下植被,維護好林內生態環境,在種植時應該加大種植空隙,形成動態化的空氣流通方案,在春季和夏季也就是幼蟲成蟲期可以使用可以使用化學藥劑,毒殺成蟲,也可以采用采用誘導的方法,吸引天敵過來,控制害蟲數量,兩者一定要協調性的開展。在秋季和冬季則可以在幼蟲危害期,剪除被害梢;撿拾落地枝梢,集中燒毀,以達到消滅幼蟲的要求。
三、北方林業病蟲害治理方案
北方林業病蟲害治理的核心是同步利用物理手段和化學手段,根據北方林業中不同的樹木蟲害防治要求,展開防治策略、
(一)科學化的封山
林業部門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封山育林,合理的構建人工植被與自然植被的發展管理,同時協調好植被群落的,增強害蟲天敵的數量,同時防止人為破壞的環境影響。同時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鎖定山內樹木的生態系統,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選擇全封、半封、輪封的方式。
(二)科學化的育苗
在植被育林過程中,種子以及土壤都是害蟲的重要來源,因此在育苗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實施區域式種植,根據北方樹木的種植特點和要求,分不同批次的進行種植,一方面可以觀察不同地勢對樹木的不同一樣,一方面給可以篩選出優質樹苗。
(三)提升科技水平
北方林業植被的特點是植被面積大且樹木植被類型多,因此加大投資力度,提升科技水平與監控就成為了病蟲災害防治的一大亮點。林業相關部門首先要加大力度就行實時調研,利用信息技術推測和分析出北方林業病蟲害發生的主要規律與特點,然后根據自身科技力量的情況加大投資,研發適合當地的化學藥物,如針對性的播撒殺蟲劑,在不同的季節和樹木成長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類型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利用先進設備提升北方林業病蟲害治理的整體效果。
總之,林業病蟲害的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它關系著我國北方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以正確的目光審視北方林業病蟲害的問題,用科學化的手法促進北方林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飛.北方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與生態防治措施分析[J].現代園藝,2018(22):48.
[2]徐焱君.試分析北方林業病蟲害與生態防治[J].現代園藝,2018(1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