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作為國內“慢綜藝”代表節目之一,兩季《中餐廳》不但收視口碑雙豐收,也讓節目制作班底——王恬工作室受到業界和大眾廣泛關注。該團隊對美食經營題材“慢綜藝”的精耕細作,有著獨到的創作理念和運作法則。在接受《綜藝報》專訪時,王恬分享了她的制作經驗和心得,并透露第三季《中餐廳》正在籌備中,預計于今年6月初開拍。
王恬團隊大多數人都是跟她一路摸爬滾打的老搭檔,“我們從2000年5月開始一起做《娛樂無極限》,這個節目算是國內娛樂資訊節目的‘鼻祖了。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第一線,很多伙伴跟我共事超過20年,從我1997年剛進臺就開始合作了。”很多參與過《娛樂無極限》的同事跟隨王恬進入了她組建的新團隊,同時很多新鮮血液也不斷補充進來,“我們團隊現在有33人,年齡涵蓋了70后、80后、90后,還有一些00后的實習生,大家一起交流,相互學習,形成思想碰撞。”

團隊內部采用動態管理,根據項目競爭上崗。王恬介紹,不管是節目的創新方案,還是已成型節目的執行方案,團隊每次都會分組進行內部競爭,從而實現優中選優。“我們會做推演,像辯論賽一樣討論。大家自行組隊,每個小組都會提出各自的方案和觀點,然后大家內部競爭,先兩兩PK,最終再選出一個最優方案。”具體到人員的選拔和任用,王恬遵循著“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我們團隊沒有論資排輩,年輕人一樣有很多機會,來一兩年就能獨當一面擔任執行導演的也不乏其人,而老員工有好的想法同樣能夠落地。在我的團隊里,每個人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提出來,如果方案足夠好就能變為現實。”
王恬對工作室的標識進行了獨特設計,其寓意為“崇尚美好和幸福”。“我們一直致力于美好生活方式,以及美好情感領域的節目研究,并希望我們所做的節目能夠傳遞美好和幸福感,比如這兩季《中餐廳》就充分展現了美食、美景、美人的極致美好。”
這幾年來,“慢綜藝”成為行業風口,《中餐廳》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展現了王恬工作室在該品類生產上的得心應手和行業領跑優勢。復盤兩季《中餐廳》的創作過程,王恬將“慢綜藝”成功的法寶總結為兩個字——真實。“做真人秀,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有真實的情感,不要裝。”從選角到拍攝,再到后期制作,王恬堅持節目要強化真實感,呈現生活的本真狀態。
對于當下很多“慢綜藝”被質疑淪為表演作秀,甚至為吸引眼球刻意制造話題,王恬表示不允許自己這樣做。打造一部好的“慢綜藝”作品除了要追求真實,還要體現更多的正能量和美好。“善良很重要,就算一些題材或者內容稍加包裝就能炒作成大家會比較喜聞樂見的話題,但是如果帶有惡意,或者會對藝人造成負面影響,我都會拒絕。我希望我的節目是干干凈凈,靠內容本身打動人心,我也相信真善美的東西永遠都不會過時。”
王恬透露,新一季《中餐廳》已經啟動,預計將于6月初開拍,節目會延續前兩季的風格和氣質,但在內容和玩法上會進行多維度創新。此外,工作室還在籌備一檔聚焦年輕人的節目《百團大戰》,“這個節目不是真人秀,互動性很強,也很‘草根。”

《綜藝報》:哪種節目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
王恬:很多人都說現在的節目類型開采完了或者枯竭了,但我覺得電視節目領域還有很多富礦可以挖掘,比如聚焦代際關系的節目,其實也可以延展到夫妻關系、朋友關系,甚至包括虛擬關系。如果說到新風口,我覺得這幾年提到最多的其實是臺網互動,下一個風口還是要擁抱新媒體,大家一起努力開發出一些新的綜藝品類和一些新玩法。
《綜藝報》:怎么看待“網絡綜藝發展迅猛,會對電視大屏產生沖擊”這種說法?
王恬:電視人要用發展的角度和眼光看問題,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對我們來說并非壞事,它會催生技術革新以及內容提升。
《綜藝報》:對你個人而言,有想要嘗試還一直沒有嘗試的節目嗎?
王恬:我本人很愛美食,像《中餐廳》這樣的美食經營類節目是我特別喜歡的節目類型。未來,我希望能在美食題材領域開發出一些新方向。但是不管形式怎么變,節目的內核肯定不會變,就是要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