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愷妍 李思清
1.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浙江金華 322200
2.浙江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浙江金華 322200
鄉村旅游發展進程中,產品作為游客獲得旅途體驗、感知和分享的物質和精神載體。而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已不再是簡單的住宿產品,它的內涵發生了深刻的改變。
總結國內關于“民宿”及其相關概念的闡述,不同稱謂的民宿在形態上也有所差別。農家樂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作為主要形式。一般位于農村或者城郊,鄉村性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基礎。而家庭旅館、客棧、民宿三者含義相似但又有所偏重。“家庭旅館”比較偏重于當地人家利用自家空余房屋,提供具有家庭氛圍并且可以體驗本土風情的住宿產品。“客棧”的含義與“家庭旅館”比較相近,不過客棧的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古鎮、景區內。并且它的建筑形式與特色更傾向于古樸,能夠代表地方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而“民宿”其實是農家樂的精致化與高端化。無論哪種稱謂,實際上反映出的是民宿的不同形態,都是對業態的某一發展特征的表達,各有特點,本文對這幾個相關概念進行了梳理,具體見表一-1。

?
因此本文將鄉村民宿定義為:是指利用自用住宅(不包含企業投資建造或是租賃改造的連鎖型酒店)的空閑房間,以家庭副業甚至是主業的方式經營,它能使游客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按照目前國內民宿的發展情況來看,根據民宿的地理位置,又可將民宿分為城鎮民宿與鄉村民宿。此二者在產品設計、功能體驗和文化內涵上都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本文主要探討鄉村民宿。

?
根據表一-2顯示,關于國內外學者對旅游體驗相關概念的闡述,游客體驗其實就是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因此本文將其定義為:游客積極參與并與旅游客體(民宿或民宿主人)互動而產生的精神滿足感。
游客在旅途中所經歷的全部心理感受過程就是旅游體驗的內涵,這個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因素影響著最終的感知。根據瑞恩在1991年版的《recreation Tourism-A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一書中,提出影響旅游體驗的因素有三類,分別是先性因子、干涉因子和行為因子。旅游體驗受這三大因子的綜合作用,具體見表3。

?
游客滿意度理論是對旅游者的消費行為以及旅游目的地的開發與管理產生影響的一項重要理論。鄉村民宿的可持續發展與游客滿意程度密切相關,質量較高的游客體驗能夠讓游客享受到符合甚至大于自己旅游前的期望,這將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甚至帶動經濟增長。反之則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削弱當地鄉村民宿品牌的口碑。因此本文通過調查游客在旅游體驗各要素方面的滿意度高低反映出的不同需求,做出更多有利于鄉村旅游資源和旅游活動的開發。綜合以上理論,發現游客的體驗值會隨感受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引起變化的有內部和外部因素,它們會同時對體驗的滿意度高低產生影響。內部因素主要指游客的屬性、住宿動機、出游時的行為特征、期望值等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民宿的環境、民宿周邊的旅游資源和當地的旅游產品、活動內容、服務態度等。根據海伍德和馬勒在對旅游游客體驗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總結出了關于影響旅游游客體驗的指標,該指標主要是外部影響因素,包含旅游環境、旅游設施、旅游服務與旅游活動,具體見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