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琳
摘 要:作為扎根于我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之一,中國民間美術的資源可謂是博大精深。在油畫創作教學中,豐富多彩、內容磅礴的民間美術資源為我們現當代美術創作提供了無盡的滋養和啟迪。故探索民間美術資源在油畫創作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我們挖掘本土的民間資源,提煉扎根于傳統文化的現代油畫元素,拓寬中國油畫創作教學的創新發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油畫創作教學;民間美術資源;繼承
基金項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學2018年教育教學研究項目(2018JYXB-027);2017年度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項目(2017——KYYWF——0547)。
伴隨著近代中國國門的打開,包括油畫在內的各類西洋文化紛至沓來,這些西方優秀的藝術形式也的確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認知。近代以來,在救亡圖存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國家十分重視外來文化的引進、吸收和利用。但在引進吸收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有些忽視了本民族的優秀傳統。以油畫的創作教學為例,我們無論是題材還是體裁,都仿照西方的創作教學模式,進而形成傳統。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注意到在我國現代的油畫藝術中,在以人文精神呼喚本土文化精髓的回歸上,人們正在極力挖掘我國民間美術的紛繁復雜的資源,以期可以應用到現代的油畫創作教學中,為油畫創作教學的精神歸來而不懈努力,亦為油畫創作教學尋找扎根的土壤,更為油畫創作教學尋找更新更完善的突破口。
一、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中國民間美術根植于中國民間的文化土壤,創作者本身也是勞動者,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員。在民間美術的造型設計中,往往一件藝術品既具有實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民間美術一般沒有昂貴的材質原料,也沒有精細的流程工藝,然而題材卻能夠深刻形象地反映當時人民的日常生活。民間美術是中國傳統藝術領域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豐富的中國人文精神內涵。這些民間美術資源深刻地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情感,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審美心理特征,歌頌了勞動人民樸實的生活,這些民間美術資源也正在逐漸成為現代油畫創作教學的創新點和突破口。藝術高于生活,但藝術也來源于生活。對于中國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能夠很好地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且還可以充分地挖掘民間美術資源的精華為現代油畫創作教學所用。中國民間美術資源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資源寶庫,包括民間剪紙、泥塑、石雕、農民畫、印染、瓷器、刺繡、服裝、風箏、年畫、版畫、陶俑、磚畫等藝術形式和體裁,這些類型的藝術都可以成為我國現代油畫創作教學的新的視角和源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現在我們通行的西方油畫創作教學模式也是根植于歐洲國家自我的民族精華才有了后來的異彩紛呈的精神內涵。因此,我們確實需要大力開發和利用民間美術資源,為我國現代油畫創作教學確立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土壤。
二、油畫教學對民間美術資源的挖掘和提煉
油畫本是西方的一種大型的美術題材形式,在我國已然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發展時期。不可否認的是,西方的油畫創作教學模式對我國油畫創作教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截止到目前,我們現代油畫創作教學的模式還依然是沿用西方的邏輯和思維。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對于本土美術資源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于本土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沒有進行深刻的剖析和提煉。近年來,在油畫創作領域,不約而同地出現了采用西洋油畫形式創作的中國題材的優秀作品。中國傳統民間美術形式豐富多彩,現代中國題材視角的油畫作品也是多種多樣。這些作品的探索為我們正視民間美術資源的價值提供了良好的借鑒,為進一步開發扎根民間土壤的現代油畫創作教學提供了嶄新的視角,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民間美術的現代審美價值。現代已然是信息時代,全球化的浪潮蜂擁而至,帶有文化侵略意義的品牌式樣目不暇接,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保持民族性格和審美視角的完整,讓我們懂得國之精神體貌以及人之精神根基,對于我國民間美術資源的挖掘和提煉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三、中國民間美術資源的來源探究
中國民間美術資源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反映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故而民間美術資源的來源往往和民俗活動相關,比如民間的婚喪嫁娶、節日祝福、生子大壽、迎神祈福、年畫剪紙、節日花燈、宗教祭祀、服裝配飾,以及各個少數民族同胞創作出來的五花八門、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種類。這種藝術品取材無非是日常生活所用的泥、紙、木、布、竹子等材料,但其構思大膽巧妙,技法精湛,讓人嘆為觀止。物品往往融合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于一身,常采用諧音寓意的手法,清純活潑,樸實剛健,體現了勞動人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喜慶的氛圍中,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彰顯人們對于未來的美好愿望和憧憬。中國民間美術資源取自民間,也反映民間生活,扎根于民間,是人民思想價值觀的集中彰顯和體現,也是最能夠反映中國普遍人文價值情感的藝術寶庫。從審美意義上講,中國民間美術的來源塑造了其中國文化元素的人文性格,這一點就決定了中國民間美術能夠使西洋油畫創作藝術扎根華夏土壤,升華成為滲透華夏民族性格和審美情感的藝術門類。故中國民間美術和西洋油畫的創作教學相融合,開發帶有本土民間美術資源的油畫創作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中國民間美術資源在當代油畫創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中國民間美術的造型藝術
我國民間美術的創作靈感一般都是來源于廣大勞動人民的普通生活,造型樸素、自然、簡單,類型卻豐富多彩。各種不同的造型都有獨具特色的形式美感,體現著創作者對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它們源于現實,但又不拘泥于現實,即不是寫實主義的,而是將生活事物按照自我的理解幻化成審美對象,進而提煉為審美符號,對于現實事物有取舍,亦有夸張,生動形象地將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滲透到作品的造型中,沒有空間的制約,也沒有時間的束縛,是中國油畫藝術繼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資源庫。比如,在中國的傳統年畫中,來自于民間的創作者就別具一格地運用夸張獨特的圖畫作為素材,通過平面化的藝術表現手法呈現出來,我們過年常用的門神畫就是這樣的手法創作出來的。這些都是現實人物的藝術夸張變形,創作者希望通過這樣的描繪賦予作品鎮宅辟邪、祈求平安的功效,這都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樸素的情感。再比如,中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創作題材豐富,形式簡單樸素,在油畫家費正的《元宵節》和《包餃子》中也將夸張的造型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恰是因為這樣豐富的創作表現手法,剪紙才成為民間廣受喜愛的傳統美術樣式。
(二)中國民間美術的色彩藝術
色彩在美術創作中是十分重要的,是美術創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國的民間美術對于色彩的運用十分講究,而且民間美術的色調一般都是以明亮鮮艷為主的。色彩本身就是美術,如果現代的油畫創作教學能夠認真考究民間美術色彩運用的規律,將色彩元素加注在民間油畫創作上,我們絕對可以收獲驚人的藝術效果。色彩是民間美術重要的表情達意的元素,民間美術的色彩又以紅紅火火的色調為基礎。我國著名油畫家顧黎明先生就曾大膽地將自己的油畫作品滲入大量民間藝術明亮的色彩元素。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 顧黎明就開始不斷探索和提煉民間美術在色彩元素運用方面的模式。其實,我國傳統年畫的創作看似簡單, 但是民間藝術創作者卻通過大量地運用民間美術的色彩元素, 對各種色彩進行恰當的調節, 有意地增加色相之間的對比, 使顏色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此外, 傳統的年畫還特別通過線條對各種色彩進行分割, 并能夠使畫面呈現出意想不到的視覺藝術美。通過顧黎明先生的油畫作品, 我們能夠深刻體會到我國民間藝術別具一格的美,并使之成為現代油畫創作教學的新方向。
(三)中國民間美術的創作技法
傳統民間美術的創作技法博大精深,中國民間美術的發展歷史悠久,無論從時間上來說,還是從廣大的地域空間上來講,中國民間美術的創作技法都是五花八門,造型的時間和空間都很靈活,豐富多彩。就油畫藝術而言,中國畫的創作技法和中國漆畫的創作技法最具借鑒意義。這種飄逸灑脫的中國傳統美術創作技法是油畫創作發展的新突破口,是油畫創作教學發展可資借鑒的重要方面,其對于豐富中國當代油畫創作技法和思路,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中國民間美術扎根于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是中國藝術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并且伴隨著時空的流變依舊歷久彌新。自油畫藝術進入華夏民族的視野開始,這種西洋的傳統藝術形式就在遙遠的東方大地生根發芽,并且依托著本民族文化藝術的傳統和精髓而不斷壯大發展。在現如今的世界舞臺上,民族的藝術就是世界的藝術,民族藝術的崛起也就意味著世界藝術門類的豐富多彩。本來誕生于西方的油畫藝術,通過對中國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加之我們在油畫創作教學上的改良和更新,不斷地將中國民間美術文化資源在油畫創作教學中融合,進而生發出根植于本土的特色油畫創作藝術,反映中國自我的民族情感和審美認知,豐富和完善了我們民族自身的藝術形態。
參考文獻:
[1]查加伍.民間美術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奇葩──《中國民間美術叢書》出版[J].美術之友,2000,(3).
[2]金捷.中國表現性油畫創作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
[3]周楊.建國以來中國油畫創作的時代癥象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4]張繼東,中國民間美術及其文化性特征[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4).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