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潔雯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與研究,對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設計、課堂結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活動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等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多媒體以其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特征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如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大多利用圖片或道具為學生創設操練情景。但是,教師所設置的情景往往給學生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在這種非真實的情景中,教師無法讓學生進行大量自覺的操練。多媒體的制作使語言與語境相結合,學生不僅有身臨其境之感,而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
通過刺激多種感官,多方位獲取信息的形式是向人們提供信息最好的表達方法。多媒體就是以這種方式為學生勾畫出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聽學習環境。
1.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想說,訓練思維的敏捷性
學生思維的速度和學習、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成正比的。現代多媒體的特點就是其變換速度可根據學生的要求來調節。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增強思維的敏捷性。
2.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會說,訓練思維的靈活性
要想在課堂上培養學生活用語言的能力,創設情境是非常必要的。教學“Good morning!”這一課時,我制作了這樣一個課件:旭日東升,學生們背著書包來到學校,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用英語“Good morning”打招呼。看過畫面,我隨即將“Good morning!”這一問候語教給學生,繼而讓學生用“Good morning!”進行人機對話,學生能和電腦中的虛擬人物進行對話,學習興趣倍增。
3.運用多媒體,促進學生善說,訓練思維的獨創性
小學英語教習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學生能夠在所學知識范圍內創造性地組合運用,產生優于基本要求的效果,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必要的語言環境,促進學生善說。
三、通過多媒體的形象化策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化抽象為形象,還可創設出豐富多彩、活潑融洽的教學氣氛,將難以表達的語言文字通過模擬仿真手段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例如教學“How are you?”這課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制作動畫課件,把表示人的心情、狀態的三個詞與卡通人物結合起來,給不同的人物配以不同的面部表情、動作,加入不同的聲音并打出單詞。在這樣的環境下,抽象的詞變得具體、形象了,減輕了學生的認知難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支持學生“用英語做事情”,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體驗學習的樂趣,凸現學生的主體性
多媒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夠使學生與多媒體(計算機)之間實現對話、交流信息,及時給學習的過程做出反饋和評價,能較好地支持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活動。
例如教學對話時,我們把教學內容制作成動畫,待學生學會后,將視頻調成靜音,學生配音;再給學生提供幾組不同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場景,讓他們配音。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表演得有聲有色。這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自主性、個性化、交互式學習的要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樂趣。
五、適時地發揮多媒體的最佳效益
“適時”就是運用多媒體時要選擇最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重點并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的時機。比如在訓練“Are there any...on the farm? ”這一語言點時,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農場上的小動物,讓學生表演動物,學叫聲,帶頭飾唱動物歌等。對于主要語言點則采用讓學生“聽錄音跟讀”“看圖回答”等形式進行操練。這樣的教學活動看上去活潑熱鬧,但卻未達到本節課語言教學的交際活動中,讓學生用“Are there any...on the farm?”句型提問,教師用鼠標點出動物進行回答;把只限于單詞訓練的“做動作猜動物”的活動用語語言表達的訓練,讓學生在看不到表演者的情況下用“Are there any...on the farm?”句型猜動物。由于教師設計活動時所考慮的活動目的不同,就上述兩種活動形式而言,前者只是達到讓學生熟練掌握單詞的目的,而后者卻能一舉多得,既體現了語言的自然學習和運用,又練習和鞏固了詞匯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