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
“微課”以視頻教學為主要呈現方式,擁有時間較短、內容精簡、指導精細、資源豐富和方法多樣等顯著特點,迅速成為教育領域的前沿和熱點。不但廣泛應用在普通學校,而且在特殊教育課堂教學中掀起了一股熱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培智學校唱游課教學現狀
2016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唱游與律動學科要突出實踐性和參與性,以唱游與律動為主要實踐活動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項教學實踐活動,感知音樂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影響唱游與律動課堂教學效率的兩個問題:
1.重復教學,課堂教學效率低。由于智障學生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響,存在智力低下、記憶短暫、注意力易分散、多動等缺陷,在唱游課教學中,智障學生對老師的教學內容或示范動作觀看不全,容易遺忘,導致老師重復教學,學生出現學習效率低下、學習厭煩等現象。
2.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教學質量低。唱游活動是唱游與律動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它包括律動、音樂游戲、歌表演和集體舞等,現行教學手段主要是老師示范表演,學生跟學唱跳,形式單一,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二、微課在唱游律動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音樂微課以其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時間短、內容少、資源情景化等特點,深受師生喜愛。如何在唱游律動課堂中開展微課教學?
1.開展教師微課制作專題培訓,提升信息技術素養
要開展好微課輔助教學,提高教師信息化技術能力和信息素養是首要工作。學校每學年分別組織了多期微課制作培訓。一是市信息技術專家和校內信息技術老師等進行“微課”制作專題培訓。二是每學期學校定期舉行校內微課制作比賽,通過競賽進一步提高教師微課制作水平。
2.組織教師制作唱游與律動微課程資源
根據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采用邊示范邊講解的教學方法,把教學內容錄制成微課。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來學習,使學生學習更為生動有趣。教師在制作微課時注意語言要明確、簡潔、形象、生動。教師讓學生仔細地反復地傾聽音樂,聽辨節拍、基本節奏、速度等,初步感受音樂的藝術形象,體會音樂跳動的情緒。
3.發揮平臺優勢,整合資源應用
音樂微課程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對不同的音樂課型都起到了良好的補充作用。東莞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東莞市教學資源應用平臺為全市學校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供了資源應用平臺,方便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三、應用微課教學,讓唱游律動課堂“動”起來
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們嘗試應用微課輔助教學,將示范或課程學習關鍵點制作微課視頻資源開展課堂教學,制作微課應用于唱游與律動的課堂教學,取得很好教學效果。
1.應用微課開展導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以三年級《學習三拍子節奏》一課為例。課前,先讓學生觀看微課《學習三拍子》,對三拍子的原理和用途進行講解。在學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播放三拍子舞蹈視頻,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其中穿插了不同的訓練內容,不僅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三拍子音樂的規律,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注意力。其次,讓學生跟著老師做,使得孩子們在課堂上都有了表現的機會,既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最后,考慮到孩子們理解能力有限,在課堂中我運用微課反復強調同一節奏用不同方式呈現,有助于學生把“音樂”轉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象世界,用簡潔的肢體語言去體會歌曲的蘊涵。
2.應用微課開展助學,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要點
以培智學校五年級《幸福拍手歌》一課為例。課前讓學生觀看微課《拍手歌》,初步學習拍手歌的動作。我以“幸福快車”為主線,從出發坐上幸福快車——開啟幸福快車——到達幸福的彼岸為軸,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其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真正做到敢唱、敢跳,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注意力。其次,我借助制作好的微課《拍手歌》,將示范動作反復播放,讓學生模仿練習。通過“完成三個任務”的環節開發學生的肢體語言,創設了歌表演的機會,讓學生們動起來,這樣不但滿足了他們的表演欲望,而且激發了想象,調動情感,深入體驗,從而感知音樂。最后,我還創設了用完成任務和指令就可以得到代金劵的環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演的欲望。整節課學生興趣高漲,學習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