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衛東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記憶知識,掌握重點內容,還有助于學生在其他科目上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從而不斷地自我改善轉變到全面發展。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又有哪些?
一、加強思維能力培養,調動思維積極性
學生在學習思考的過程中偶爾也會閃爍智慧的火花,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亮點,打開思維之門,激活思維潛能。例如教學《將相和》時,師生都在大談藺相如勇敢、機智,廉頗的勇敢和勇于承認錯誤。但有些學生會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問題。我都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大家共同討論,這不僅創設了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還打開了一扇封閉的智慧之門。
二、改變教學觀念,挖掘創新潛能
從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師要真正認識到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要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擺正教與學的關系。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在初讀課文后,可設計以下問題來整體感知課文,并訓練學生的快速思維能力:1.此文的作者是誰?哪個國家的?2.采用最簡潔的話概述故事的內容。3.文中反映的社會現實是什么?通過學生積極搶答,既讓學生對課文有了全方位的整體了解,又訓練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可以這樣實施:
激發學習主動,挖掘創新潛能。在平時教學中,必須抓住一切時機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挖掘學生自主思考優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開拓學生視野,激勵學生大膽創新。
激發學習興趣,喚醒創新意識。教師應不斷創設富有變化的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情境,營造興趣氛圍,不斷推動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教學《奇異的琥珀》這節課時,師生共同討論琥珀形成的原因,從中進行科學的分析,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上感受不同的結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思維創新的濃厚興趣。
優化教學方式,改變教學觀念。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就必須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提供廣闊的空間,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追求教學創新,鼓勵思想個性。應該改變沉悶的教學方式,在同一篇課文的教學上,追求常講常新;在同一個論點上,追求講出個性,這樣,調動學生參與思考、參與創新的興趣。
三、通過創建情境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通過創建情境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可讓學生以感性思維為主的思維特點,進而對語文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例如在《開國大典》的教學,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全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無比激動和自豪的心情,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體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子弟兵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描寫表達人民的自豪激動的心情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視頻《開國大典》,讓學生通過欣賞視頻建立情境,學生受到熱情高漲氛圍的感染,受到了情感共鳴。
四、給學生實踐空間
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恰當地開展實踐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切忌采取封閉式的教學,應該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參與到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中擴展思維空間。
五、鼓勵質疑與討論,培育創新思維萌芽
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善于啟發學生對一些問題從不同角度去進行思考、質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見解和看法。比如語文教學中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就要啟發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敢于提出見解,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爭論、辯論,這樣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創新的思維習慣,重視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充分利用有利于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