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辦好繼續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不僅是新時代賦予教育的新使命,也是繼續教育發展的新機遇。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精神引領下,河南省不斷深化繼續教育綜合改革,大力開展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積極謀劃學習型社會建設,使得繼續教育的辦學面貌、辦學條件、培養質量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初步構建了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總框架。如何進一步加強河南省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實現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目標,是當前應該關注的課題。
一、河南省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現狀
(一)社區教育工作成效顯著
自2014年開展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創建工作以來,河南省共認定新鄭市等16個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鄭州市上街區等26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同時,平頂山市新華區、湛河區等6個縣(市、區)被認定為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鄭州中原區、信陽市平橋區等3個縣(市、區)被認定為國家級社區教育示范區。目前,鄭州、洛陽、新鄉、焦作等15個地市成立了“社區大學”或“社區教育服務指導中心”,統籌指導當地社區教育教學業務工作的開展。鄭州、洛陽、安陽、商丘、平頂山、三門峽等地大力推動區縣成立社區學院,其中,鄭州16個區縣已全部掛牌成立社區學院,其他地市也初步形成了社區教育四級辦學網絡體系。同時,社區教育資源實現信息化,河南社區教育網2013年12月正式開通運行,河南終身學習網于2015投入使用,為所有學習者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滿足了全省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為實現處處可學、時時能學創造了條件。
(二)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穩步推進
為搞好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河南省開展了省級示范性鄉鎮成人學校創建工作,有效地促進了農村成人教育陣地建設。截至2017年年底,通過認定的省級示范性鄉鎮成人學校有348所。同時,全省共有20個縣(市、區)入圍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名單。成人學校、職教中心在實地調研農民培訓需求的基礎上,制訂培訓“菜單”,開發培訓教材,面向農民開展實用技術、就業創業、鄉風文明、法制宣傳、家庭教育和社會文化生活等各類教育培訓活動,以滿足農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強調:“加快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轉型發展,鼓勵其成為農村社區教育的重要載體?!痹谖募褚I下,河南全省各地鄉鎮成人學校加快業務轉型,廣泛開展面向“三農”的公民教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社會文化生活教育,積極開展農民工教育培訓,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
(三)老年教育工作步伐加快
2017年11月,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對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擴大老年教育供給、創新老年教育體制機制、提升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等工作做出了整體部署,也為河南省老年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政策支撐。為實現到2020年養老護理人員崗前培訓率95%以上的目標,2018年6月,河南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在全省高等院校和有關中等職業學校中遴選了鄭州大學等12所學校,開展省級健康養老護理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承擔全省健康養老護理人員的培養、培訓工作。
同時,河南省廣播電視大學在《規劃》的精神引領下,先期探索開展“第三年齡學堂”建設工作,先后開辦了英語班、戲劇班、智能手機班等老年班,為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老年教育教學模式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并利用移動攝錄設備和遠程授課系統,實時錄播和快速編輯,探索擴大資源供給的新模式。
(四)廣泛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
河南省自2010年起連續7年在平頂山、鄭州、新鄉等地舉辦河南省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在省級活動周的引領帶動下,近3年來,河南全省范圍內已有90%以上的縣(市、區)每年舉辦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顒又芷陂g,省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了河南省“百姓學習之星”“終身學習活動品牌項目”認定工作。5年來,共計認定省級“百姓學習之星”83人,省級“終身學習活動品牌項目”57個?!鞍傩諏W習之星”“終身學習活動品牌項目”發揮了榜樣引領作用,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全民讀書、終身學習的行列。由于事跡突出、影響范圍廣,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22人被授予國家級“百姓學習之星”稱號,21個單位被評為國家級“終身學習活動品牌項目”,助推了全省學習型社會建設。如今,河南全省已有鄭州、鶴壁、濟源、開封、三門峽、南陽、新鄉、駐馬店等8個城市加入了“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聯盟”。 這些城市積極與兄弟省市開展交流合作,參與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監測項目實踐,成為全國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先行軍。
2017年6月,河南省學分銀行學分認定、積累與轉換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一年來,本科、專科層次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繼續教育試點共計注冊20580人。其中,本科、??茖哟螌W歷繼續教育注冊580人,非學歷繼續教育試點注冊20000人,學分認定、積累與轉換邁出堅實一步,為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我省終身教育“立交橋”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河南省繼續教育工作整體建設成效明顯,但與全國先進省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繼續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屬于薄弱環節,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多樣化、個性化的終身學習的需求。問題主要表現為:發展理念相對落后、優質教育資源不足、低水平重復建設情況較多、開放水平不高、共享機制尚未形成。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缺少相關政策及制度保障
目前,國內已有河北省、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等8省市印發了《終身教育促進條例》。2014年8月,教育部等7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意見》后,全國20多個省市印發了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文件,而河南省至今還沒有出臺相關配套文件,使得相關工作得不到政策指導。
(二)區域發展不平衡
河南省社區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起始于2011年,近10年來,鄭州市、平頂山市、鶴壁市、新鄉市等地領導重視、機構健全、經費有保障,工作成效明顯。特別是鄭州市的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工作已達到全國先進城市水平。同時,河南全省還有1/3的地市,由于經濟基礎薄弱,領導重視不夠,經費、人員得不到保障等原因,繼續教育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
(三)社區教育工作者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
目前,河南省內大多數社區學院、社區學校缺少或沒有社區教育教師編制,社區教育教師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培訓制度無法建立,致使社區教育工作隊伍不穩定,教育質量難以保證。
三、推進策略
(一)為教育現代化、終身化提供法制保障
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福建省、上海市、河北省、太原市、寧波市5個省市出臺了《終身教育工作條例》。目前,國家已制定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條例》等法律、條例,《學前教育法》也即將頒布,唯獨缺乏繼續教育類法規。因此,河南省亟待出臺一部涵蓋成人學歷提升教育、專業技術人員教育、職工教育、農村成人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內容的《繼續教育條例》,以使政策具有較強的延續性、科學性、針對性、操作性和實用性。
(二)建立政府統籌管理機制,加強統一領導
終身教育體系建設覆蓋面大,涉及領域廣,僅靠教育部門是無法統籌協調管理的。因此,省政府應建立跨部門的繼續教育領導協調機制,統籌管理和指導全省繼續教育工作。地方各級政府建立相應的繼續教育領導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指導本區域的繼續教育工作。
(三)建立跨部門的繼續教育統計制度,將其納入教育事業發展統計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戰略目標,2020年我們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建立人力資源強國,初步建成學習型社會。然而,如果完整的現代教育統計制度無法建立,就無法準確評估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因此,只有建立跨部門的繼續教育統計制度,將繼續教育統計納入教育事業發展統計,由教育部門統一管理發布,才能獲得全面真實的教育統計數據,才有可能真正評價和監測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全面履行教育職責的情況,才能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可持續發展。
(四)制定條例或規程,規范繼續教育辦學行為
當前,社區教育學校和老年教育學校都是地方政府和其他教育機構在摸索中開展工作的,都存在性質、地位、編制、經費、職稱等制度性障礙。在未來的終身教育體系中,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必然成為一種類型教育、一種體系完善的教育。因此,對各級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辦學機構的性質、地位、辦學目標、隊伍建設、經費保障等做出明確規定,顯得尤為迫切。
(五)解決繼續教育教師職稱問題
2017年,《河南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于大力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7〕805號)明確提出:“提高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專業化水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等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省相關規定,共同制定社區教育專職教師職稱(職務)評聘實施細則。”如果繼續教育專職教師職稱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就會影響繼續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影響全省繼續教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河南省應盡快在教師職稱系列中設立繼續教育學科組。
總體而言,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學習型社會,是當今世界各國的普遍構想和追求目標,也是我國及河南省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抓住機遇,適應時代需求,充分借鑒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大力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力爭早日實現河南省學習型社會建設目標。 (責編? 李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