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玲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楊林鎮初級中學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多數物理知識教學都要通過一定的實驗步驟才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的深入理解,然而目前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很多物理實驗只能以課堂講解的方式展示出來,造成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很低的現狀。因此如何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綜合素養成為目前最為重要的物理教學任務之一。
所謂物理實驗操作能力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知識,借助一定的實驗工具和學生現有的物理知識進行物理實踐探索的過程。通過物理實驗的過程,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知識,對提升學生物理學科綜合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然而,目前初中生物理實驗操作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如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往往沒有明確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比較模糊,實驗操作缺乏科學的計劃性;還有一些學生對物理實驗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只是出于好奇才進行物理實驗;而且學生對實驗的結果比較重視,對實驗過程的重要性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實驗操作過程也不規范,這對學生物理實驗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提高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在提升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師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初中階段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將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尤其是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一旦操作不規范不僅會影響物理實驗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還會給學生的獨立操作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在未來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明確實驗目的,而且還要從自身操作的規范性入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如針對《光的傳播》一章節的教學中會有一些隨堂小實驗,教師要認真對待隨堂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如從實驗工具的準備開始,教師要準備好足夠的實驗器材,像激光筆、盛有水的水槽、手電筒、蠟燭、白板、帶小孔的白紙、打火機等,避免出現實驗過程中找不到工具的現象,在無形中讓學生形成做好實驗準備的良好習慣;其次,教師在操作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實驗操作的規范性,每一個細節的記錄,每一個實驗節點的總結等,幫助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為今后的學生獨立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
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興趣是提升學生能力的重要保障,實驗操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實驗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滬科版《摩擦力》一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確作為科學探究實驗,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實驗過程,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實驗工具的準備,到實驗計劃的制定,再到實驗結論的記錄和總結等,都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提出實驗的探究目的,如“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實驗。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進行小組探究實驗,每組學生自主準備好實驗工具,然后記錄相關的實驗內容和結果。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實驗模式,每個小組的同學都非常投入的進行實驗,也都得出來自己的實驗結果。
小組一:我們的實驗分為幾個不同的步驟,首先,把木塊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勻速運動,這時F1=0.5N;接著我們把砝碼放在木塊上進行勻速運動,這時F2=0.75N;然后我們把毛巾固定在木板上,用測力計運動拉動木塊,這時F3=1.5N;然后我們通過分析試驗情況以表格的形式總結結論:

實驗次數 接觸物情況 壓力數值 摩擦力數值1木板 4 N 0.5 N 2木板 6 N 0.7 5 N 3毛巾 4 N 1.5 N
通過實驗數據,我們分析出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的大小等一些因素有關。
通過自主、探究實驗的過程,學生的實驗意識有了一定的提升,同時通過學生合作操作實驗的過程,學生的操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綜合實驗能力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物理實驗能力是目前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要認識到目前學生物理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實驗興趣,多方面共同努力促進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