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科
(南充市中醫醫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創傷性關節炎主要是指關節遭受外部創傷之后遺留的關節功能障礙以及關節疼痛,常見于踝、膝等持重關節部位,多發于青壯年及運動員[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探討分析在早中期創傷性踝關節炎的治療中采用玻璃酸鈉聯合骨創傷治療儀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中期創傷性踝關節炎病患30例,隨機將病患分為兩組,其中給予玻璃酸鈉進行治療設為常規組,給予玻璃酸鈉聯合骨創傷治療儀為治療組,比較分析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常規組 給予本組玻璃酸鈉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協助病患采取坐立位或者是仰臥位,并指導病患將踝關節跖屈30°~45°,并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從病患趾長和拇長伸肌腱之間的腔隙將5mL注射器針頭斜刺進入關節腔內,對關節腔內的積液進行抽取,待回抽未見血性液后注入20mg玻璃酸鈉,完成注射后將針頭拔出,并使用無菌紗布進行覆蓋,然后協助病患進行踝關節的中度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注意動作輕柔,促進藥液在關節腔內分布均勻[2];連續注射五次,一周一次。
1.2.2 治療組 給予本組病患玻璃酸鈉聯合骨創傷治療儀進行治療,玻璃酸鈉治療操作同常規組一致,在此基礎上使用翔宇醫療公司提供的骨創傷治療儀給予病患治療,設定磁場強度為180~650 GS,熱強度檔為2~4擋,每次治療20min,每天治療兩次,連續治療五周。
對比兩組病患治療優良率、Kofoed評分、VAS評分;采用踝關節評分(Kofoed評分)對病患的踝關節的功能、活動度以及疼痛情況進行評估,總分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病患的恢復情況越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對病患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總分0~10分。分值越低提示病患的疼痛越輕;采用Kofoed評分法對病患的療效進行判定,85~100分視為優,75~84分視為良,70~74分視為可,69分及以下視為差。
治療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本次研究中的數據。
治療組優良率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據分析見表1。

表1 兩組病患的治療優良率對比(例)
治療后,治療組Kofoed高于常規組,VAS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分析見表2。
表2 兩組病患的治療前后的Kofoed評分、VAS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病患的治療前后的Kofoed評分、VAS評分對比(±s)
分組 Kofoed評分 VA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6.57±2.34 86.48±3.51 6.45±1.38 2.45±0.55常規組 46.55±2.18 77.54±3.89 6.39±1.46 3.78±0.89 χ2 0.024 6.608 0.11 4.924 P 0.981 0.000 0.908 0.000
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一種持重關節。其結構較為復雜,可進行內外翻、伸屈、內收、外展等各種運動,由于踝關節的運動范圍較大且相對不穩定,容易出現扭傷、脫位、骨折等創傷,若是未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對踝關節的應力分布以及穩定性產生較大的影響,并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導致創傷性踝關節炎的出現,導致病患出現踝關節的反復疼痛、腫脹以及關節障礙等,嚴重時可導致病患勞動能力的喪失,因此需要及早給予病患有效的治療措施。
踝關節內填充玻璃酸鈉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骨關節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是關節滑液的重要成分,臨床研究表明,在關節炎癥的作用下,可降低滑液的粘彈性,而當關節感受器喪失了粘彈性滑液的保護,會在張力以及壓力的刺激下導致疼痛的出現,而此時給予病患醫源性玻璃酸鈉補充,能夠使得病患滑液粘彈性功能重建,從而緩解疼痛[3];并且據相關研究證實,醫源性玻璃酸鈉可誘使滑膜細胞產生新的玻璃酸鈉。而骨創傷治療儀屬于一種物理治療儀,其能夠在人體內產生感應電流,從而改變細胞膜電位,并降低血液的粘滯度,從而是組織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水腫的吸收;同時其還能對神經末梢反應性進行降低,起到一定的鎮痛作用;此外其還具有抑制炎癥介質的致炎作用、修復損傷微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膜細胞分化、增加骨膜供血等效果[4];且本次研究中,我院給予治療組病患玻璃酸鈉聯合骨創傷治療儀,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的優良率、Kofoed評分、V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玻璃酸鈉聯合骨創傷治療儀用于早中期創傷性踝關節炎的治療中,可有效緩解病患的疼痛,促進病患踝關節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在早中期創傷性踝關節炎的治療中采用玻璃酸鈉聯合骨創傷治療儀,臨床療效顯著,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