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善勇 宋俠(通訊作者)
(徐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 江蘇 徐州 221006)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為顯著性特征,且因患者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會造成功能障礙,產生神經、腎、眼、血管的損害[1]。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視力下降為主要表現,是常見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嚴重時會致盲[2]。此次研究通過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結果如下。
選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進行治療,觀察組及對照組,兩組各36例。取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的是觀察組,擇單純性眼底激光治療的是對照組。對比兩組癥狀改善時間及治療效果。患者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其中觀察組年齡為(45~75)歲,平均(62.2±5.1)歲,男20例,女16例,病程6~13年,平均(9.1±1.1)年;對照組年齡為(46~74)歲,平均(63.1±5.2)歲,男21例,女15例,病程5~14年,平均(9.5±1.3)年。對比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均給予兩組單純眼底激光治療。首先取鹽酸奧布卡因麻醉,托吡卡胺實施散瞳處理,通過激光治療儀及全視網膜鏡,按照患者病變分型實施針對性光凝治療,每期間隔時間7~14天,連續治療3-4期[3]。基于此觀察組實施雷珠單抗治療,開始于眼底激光治療7d后,常規消毒,用5%聚維酮碘沖洗結膜囊后,于鼻下方角鞏膜緣后3.5~4mm處垂直眼球進針,注入0.05ml雷珠單抗,完成后包扎術眼,保證完成相應操作于無菌狀態下進行[4]。治療后患者處于脈絡膜新生血管閉合,按照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隨訪,對其實施重復治療。
對比兩組癥狀改善時間及治療效果。無效:治療后癥狀及體征無顯著變化,視力不變或下降;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體征及癥狀均獲得改善,視力有所上升;顯效:基本上癥狀及體征消失,且視力顯著上升。
選擇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其中計量資料用t組間對比,當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滲出、眼底出血、視網膜水腫的改善時間均較早,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癥狀改善時間(±s,周)

表1 對比兩組癥狀改善時間(±s,周)
組別 例數 滲出 眼底出血 視網膜水腫觀察組 36 9.45±0.57 2.28±0.68 4.39±0.74對照組 36 12.39±2.42 3.65±1.11 5.86±1.26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77.78%),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n(%)]
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且會造成糖尿病發生率的逐漸上升。在發病之后患者經藥物治療可保障其生活質量,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因各種原因,其各種并發癥發生率上升,且血糖控制效果較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展為常見合并癥。但是發病后患者會出現常見的硬性滲出、黃斑水腫、微動脈瘤、出血斑等臨床癥狀,最直接的是影響其生活質量,造成視力的顯著降低。
有多種方式可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選擇眼底激光方式完成的是光凝治療,可減少患者的黃斑水腫,有效組織新生血管再生,促使其退化,在臨床上應用廣泛。而近些年臨床上出現的一種全新治療方式是雷珠單抗,可改善患者視網膜水腫,促進眼底出血及滲出吸收,有效減輕黃斑水腫,對患者治療效果提升意義重大。單純選擇眼底激光治療,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可能會因其他原因在治療中發生預期性變化,癥狀緩解時間較長。但是選擇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較短時間中患者病情可能會獲得改善,也會縮短治療時間,避免有病情變化情況的發生。此次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滲出、眼底出血、視網膜水腫的時間均較早;相較于對照組的28例(77.78%),觀察組的臨床療效34例(94.44%)較為優異。經此次研究結果證實,選擇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能夠提升臨床療效,縮短癥狀改善時間。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能夠取得顯著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