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秦平
(重慶市等七人民醫院住院部檢驗科 重慶 400054)
尿液檢測是臨床中常用的尿液分析儀的應用可加快檢測效率,但是檢測結果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造成誤診[1]。為了探究分析探究尿常規與尿沉渣在尿液檢驗中的相關性,本組實驗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采集的尿液檢驗標本共122例作為實驗對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采集的尿液檢驗標本共122例作為實驗對象,納入樣本中女性58人,男性患者64人,其中最大年齡者78歲,最小年齡者5歲,平均年齡為:38.78±1.71歲,按照檢驗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尿常規組和尿沉渣組,其中尿常規組利用分析儀檢測,尿沉渣組利用顯微鏡檢測。所采集的尿液樣本均為晨間空腹尿液,采集結束立即送至我院檢驗科進行檢驗。
尿常規組檢驗方法:攪拌均勻所采集的晨間空腹尿液樣本,利用分析儀對所采集的尿液樣本進行分析檢測,并按照檢測規范進行嚴格操作,監督檢測操作全程,完整記錄檢測結果;
尿沉渣組檢測方法:開啟全自動尿液檢測儀電源,全自動尿液檢測儀自動進行系統初始化,系統開啟成功后進入主界面,開啟樣本測試,將檢驗試條待測尿液中,完全浸潤后取出檢驗試條,將其表面多余尿液吸干,放置于檢測儀傳送皮帶上,試條在傳送皮帶的引導下進入檢測儀開始檢測,檢測完畢自動打印檢測結果。檢測完畢后關閉檢測儀,拉出試紙盒后將其中廢條盒清空。
觀察對比兩組檢測結果。檢測結果主要以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陽性率、陰性率及陽性、陰性的符合率作為判定標準,其中尿蛋白的檢測使用加熱醋法,如兩種檢測方法出現結果不一致的情況,則立即進行二次檢測,并將檢測結果進行完整詳細的記錄。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檢測,尿沉渣組尿蛋白陽性檢測率、白細胞陽性檢測率均略低于尿常規組檢測率,而尿沉渣組紅細胞陽性檢測率顯著略高于尿常規組,兩組數據差異對比無一般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檢驗結果對比[n(%)]
經檢測尿蛋白檢測符合率為97.54%,白細胞檢測符合率為94.26%,紅細胞檢測符合率為95.50%,見表2。

表2 兩組尿檢符合率對比
在臨床尿檢中,尿液常規檢查主要采用尿液分析儀進行檢測,其檢測速度快,檢測效率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檢測范圍的擴大化[2]。但是,尿液分析儀檢測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假陰性和假陽性的狀況,此外尿液樣本在長時間的放置過程中由于熱不穩定過氧化酶的作用出現假陽性,尿蛋白水平的升高導致假陰性,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3]。同時,檢測試紙的規格、產地及敏感度的不同也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干擾,因此,在尿液檢測中僅僅依靠尿液分析儀的檢測結果,仍不具有完全的準確性。在尿液的檢測中聯合尿液的顏色、形狀等特點,是提高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重要途徑。
因此在尿液檢測中,聯合尿沉渣檢驗與尿常規檢驗兩種檢測方法對待測尿液進行篩查,可降低漏檢概率,同時能夠防止假陽性及假陰性標本的出現,進一步降低誤診率[4]。聯合本研究結果顯示:尿沉渣組尿蛋白陽性檢測率、白細胞陽性檢測率均略低于尿常規組檢測率,而尿沉渣組紅細胞陽性檢測率顯著略高于尿常規組,兩組數據差異對比無一般統計學意義,(P>0.05)。經檢測尿蛋白檢測符合率為97.54%,白細胞檢測符合率為94.26%,紅細胞檢測符合率為95.50%。
綜上,在尿檢中尿常規與尿沉渣檢測準確率基本相同,且兩種檢測方法各有優劣,在臨床尿檢中應盡量聯合兩組檢測方法的優勢,降低誤檢與漏檢的發生率,全面提高檢測的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