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陽
(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人民醫院 安徽 亳州 233600)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及多發病,臨床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有較高診斷率,但術前仍有部分患者無法鑒別甲狀腺結節性質,增加了臨床診斷難度,耽誤了最佳時間[1]。因此,提高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的65例甲狀腺手術患者均來源于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56例;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51.05±14.23)歲。類型包括甲狀腺炎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30例,甲狀腺腺瘤18例,甲狀腺癌15例。
術中取新鮮甲狀腺病變組織,未經固定組織平行切開,采用恒溫冷凍切片機行OCT包埋劑包埋及快速冷凍。于-17℃~-20℃下保存,冷凍時間約3分鐘,切面厚度約6μm,HE染色后在光鏡下得以觀察。
術后石蠟切片:術中剩下組織實施術后石蠟切片,于10%的中性甲醛溶液中得以固定處理,在石蠟包埋、切片及HE染色后,通過光鏡觀察病理組織。
觀察并計算術中冰凍切片與術后石蠟切片對不同甲狀腺疾病的符合率。分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誤診及不能明確性質,完全符合:兩種檢查方法結果完全一致;基本符合:兩種檢查在良惡性上一致,但在分類上有一定差別;誤診:兩種檢查完全相反或者有較大區別;不能明確性質:冰凍切片不能明確性質需待石蠟切片診斷。符合率=(完全符合+基本符合)×100%
采用軟件SPSS19.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5例甲狀腺術患者中,完全符合53例,基本符合10例,共符合63例,符合率96.92%。不能明確性質2例,占3.08%,見表。

表 兩種診斷結果比較
甲狀腺疾病種類較多,不同的甲狀腺疾病常常有相似的組織學表現,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大體都存在結節狀,鏡下都以濾泡增生為主,甲狀腺濾泡上皮高度乳頭狀增生可存在于結節性甲狀腺腫和乳頭狀癌之中,增加了診斷難度。長期以來,臨床中將病理診斷作為甲狀腺疾病的金標準,術中冰凍切片與術后石蠟切片均屬于病理診斷范疇。術中冰凍切片是在手術過程中采用低溫速凍的方式保存甲狀腺病理組織,使其達到一定硬度后,再進行切片檢查;而術后石蠟切片則是指將切除的病理組織術中冰凍取材后剩余標本制作成石蠟切片,經過專業處理之后,通過光鏡觀察病理特征。術中冰凍切片的操作相對較簡單,且快速,可為臨床手術的選擇范圍提供指導。而術后石蠟切片的準確度較高,但制作相對較復雜且需時間較長。在本次研究中,兩種病理診斷的符合率高達96.92%,基本達到臨床醫學要求,相對較理想。
本研究中還出現2例不能明確性質,與取材不當、形態不確定性、切片質量欠佳、醫師經驗均相關。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只有積極排除不良因素,才能夠提高符合率。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合理取材。臨床手術醫生在手術中對多個結節性病變部位盡量全部送檢,不可采用任何液體浸泡及固定標本,保證標本完整性[2]。病理醫師收到標本后,盡量吸干標本組織表面的水分,切開剖面間隔小于0.2cm,以便發現微小病變。微小標本需全部進行包埋,且標本至少取2塊,若為特殊標本(濾泡癌、嗜酸性細胞癌等惡性病變)應取4塊。其次,科學制片。制片質量直接關系到檢驗結果。選取的甲狀腺組織應低溫速凍,最大限度減少冰晶的產生。盡量選擇6μm厚度的切片,使染色更加飽滿,層次更加清晰,且有更多時間避免風干,降低檢查誤診率。對于每一個標本應從不同切面進行2次取材,最大限度減少由于取材不當造成的誤診或漏診。制片過程中固定時間不能過長或者過短,時間盡量保證在40秒左右,可有效避免引發細胞核固縮及細胞水腫等制片假象的發生。最后,術前,病理醫生應仔細觀察患者,詢問患者臨床癥狀。在切片中若發現甲狀腺乳頭結構,應首先識別乳頭真偽。如:乳頭狀癌的乳頭結構為銳,且分支多,細胞異型性,有毛玻璃樣細胞核,可見核重疊、核內假包涵體[3]。假性乳頭多見于結節性甲狀腺腫及腺瘤中,而繼發于濾泡結構的乳頭呈粗鈍狀及間質水腫,分支相對較少,可茲鑒別。同時對于比較少見的類型需進一步學習掌握。
綜上所述,術中冰凍切片與術后石蠟切片均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取材、制片質量及病理醫生診斷水平,是確保臨床病理診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