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印
(安徽省兒童醫院急診科 安徽 合肥 230051)
咳嗽變異性哮喘(CVE)又可稱為咳嗽性哮喘,慢性咳嗽是該疾病的常見臨床表現[1]。凌晨或者夜間是患兒常見的發病時間段,臨床常以支氣管炎誤診,導致治療進程受到延誤,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患兒的正常生活以及休息。以往臨床主要是通過酮替芬藥物進行治療,但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尋求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對患兒開展治療對改善患兒治療預后有著促進的作用。本文對我院收治的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分別采用酮替芬、孟魯司特鈉進行治療,現將兩種藥物治療方法對比如下。
資料收集時間:2018年1月-2019年1月,由專業的護理人員收集此階段到我院兒科接受治療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共92例,按照患兒用藥方法的區別,以對照組、觀察組區分,每組各46例。對照組中男患兒26例,女患兒20例,年齡為1~10歲,平均年齡為(5.32±1.25)歲;病程為1~10天,平均病程為(5.66±1.32)天;觀察組中男患兒25例,女患兒21例,年齡為1~10歲,平均年齡為(5.68±1.31)歲;病程為1~11天,平均病程為(6.12±1.42)天;將支氣管哮喘、重要臟器疾病患兒排除出本組研究之外。觀察組、對照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觀察組、對照組患兒在進入醫院后需要立即開展補液、抗炎、吸痰、吸氧、止咳以及鎮靜等常規方式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酮替芬(生產企業:山東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7022603 )進行口服治療,1mg/次,每天2次,連續開展30d治療。觀察組采用孟魯司特鈉(生產企業: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30038)進行口服治療,5mg/次,每天3次,連續開展30d治療。
通過痊愈、有效、無效等3個級別對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判定,主要分析如下:(1)痊愈:經過針對性藥物治療后,喘憋、咳嗽等癥狀均消失,沒有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2)有效:經過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后,可顯著改善臨床癥狀,明顯減少哮喘頻率,但仍然需要通過糖皮質激素以及支氣管擴張劑開展臨床治療干預。(3)無效:經過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后,沒有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或者其臨床癥狀往逐漸加重方向發展。
通過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統計工作,采用率(%)表示組間計數數據的對比,以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兒中10例無效,觀察組患兒中2例無效,觀察組無效病例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n(%)]
兒科常見疾病中咳嗽變異性哮喘具有極高的發生率,大部分臨床研究資料均顯示,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與哮喘疾病具有基本相同致病因素,該疾病臨床以清晨及夜間以陣發性加重狀態、病情遷延難愈、咳嗽癥狀頑固、病情反復發作等為主[2]。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主要是因為患兒氣道組織受到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刺激,從而導致出現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反應。抗變態反應類藥物中酮替芬屬于較常見的一種,在機體內作用該藥物后會明顯的拮抗組胺H1受體,由于患兒發病后支氣管黏膜會出現肥大細胞,而藥物會產生有效、充分抑制的效果,顯著減輕氣道高反應性程度,在極短的時間內控制疾病的進展。但由于該藥物在治療之后會出現疾病反復發作的情況,臨床應用依從性不高。孟魯司特鈉屬于一種新型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藥物,可以促進白三烯受體活性明顯降低,從而全面抑制氣道組織產生的炎癥反應,使患兒咳嗽的情況得到明顯改善。白三烯在哮喘疾病發病中屬于炎性介質,其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促進的作用。通過應用孟魯司特鈉進行治療可有效的阻斷白三烯結合其他受體之后出現的結合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白三烯血管通透性水平,顯著緩解支氣管痙攣表現,明顯減少氣道內形成不同類型炎癥物質的情況,從根本上有效的控制患兒疾病的發展[3]。據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觀察組患兒經過治療后,僅有2例出現無效的效果,其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65%;而通過酮替芬治療的對照組患兒中,有10例出現無效的效果,其治療總有效率僅為78.26%,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中通過孟魯司特鈉進行治療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等優勢,對改善患兒的整體治療預后有著促進的作用,應該全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