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相機 史文婷
(湛江市婦幼保健院 廣東 湛江 524000)
漿細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種臨床發病率比較高的乳腺化膿性疾病,其病因非常復雜,主要表現為乳房疼痛、乳房腫塊及乳頭凹陷等臨床癥狀,嚴重威脅著廣大婦女的生命健康,對其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影響[1]。該病的臨床治療方式主要有外科手術治療與手術配合藥物治療,經研究發現,PCM感染細菌多為雷聯合桿菌分歧桿菌,為進一步探究手術配合抗結核藥物對PCM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部分PCM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實行手術與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獲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35例病患資料,均為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確診為PCM的病患,入院后均行X線與彩超檢測確診,且符合《現代乳腺腫瘤學》中有關PCM的診斷標準。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26例年齡(38.23±2.16)歲,病程(2.4±0.3)年;對照組26例年齡(38.49±2.28)歲,病程(2.6±0.4)年。組間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根據病變特征實行手術治療:(1)存在乳房腫塊者,聯合腫塊大小分區切除,沿乳暈作弧形切口,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后,盡可能的切除炎性病變區,矯正乳頭,如病變范圍較大,則進行腺體瓣移植,盡可能保持乳房完整性;(2)存在乳腺膿腫者,癥狀較輕可直接行手術,癥狀較重應先行切開引流術;(3)存在乳腺導管瘺者,應利用探針引導瘺管,行手術切除瘺管與周圍組織,再切開乳頭。觀察組在其基礎上聯合運用抗結核藥物異煙肼、利福平與乙胺丁醇治療,均每日口服3次,每次1片,連續服用12個月。異煙肼生產廠家:上海信誼廠有限公司,批號:H50192340;利福平生產廠家:北京曙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H11021062;乙胺丁醇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H42022126。
評估兩組臨床療效與術后1個月內疾病復發情況。療效判斷:患者癥狀評分評估包括局部疼痛、乳暈周圍腫塊、乳頭水腫、腫塊化膿等共計9項,各項目均為9分,總分0分為治愈,1~3分為顯效,4~6分為有效,7~9分為無效。治愈+顯效=總有效。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92.3%明顯高于對照組73.1%,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隨訪,觀察組復發率11.5%(3/26)明顯低于對照組46.2%(12/26),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χ2=56.918,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PCM在臨床上極為常見,多數情況下其病因和乳腺導管排泄障礙具有相關性,多數情況下患者表現為局部疼痛不適,輕觸可感覺皮下腫塊形成,一些患者有乳房皮膚水腫或桔皮樣改變,瘺管或乳腺溢乳等,其特性性不高[3-5],彩超檢查存在較高相似度,很難將其與乳腺癌等乳腺疾病有效區分開,因此容易造成誤診、漏診,必須行病理檢查才能最終確診,其他輔助檢查可顯著提升其確診率,但不能完全確診。
目前對于PCM的治療多為手術治療,但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可發現手術是治療該病的首選療法,且手術過程中需要聯合不同情況選擇不同術型,乳腺小葉切除術適合在腫塊波及范圍較大的情況中應用,膿腫切除術適合用在已經形成的膿腫。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手術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PCM,可獲得明顯臨床療效,且其復發率也明顯低于單純手術治療,提示手術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該病的效果顯著好于單純應用手術治療,為臨床PCM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案。
綜上,手術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PCM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減少術后復發率,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