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甜甜 侯盼
(1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湖北 武漢 430000)
(2江夏區中醫醫院內二科 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孕婦的生活水平和嬰兒的出生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但是由于目前多數初產婦缺乏系統的孕期保健知識,在妊娠期間過度進補,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不斷升高,這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早產、流產、胎兒畸形、巨大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等不良母嬰結局的出現[2]。因此,在妊娠期間需要確保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能夠獲得相應的保健服務,控制營養攝入,從而降低不良妊娠結局。文章主要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要點展開探討,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醫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孕婦年齡為21~33歲,平均(26.8±1.3)歲;孕周18~40周,平均為(28.6±1.3)周。對照組孕婦年齡為21~34歲,平均(25.8±2.1)歲;孕周19~39周,平均(27.5±1.5)周。本次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國家衛生部門發布的關于妊娠期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同時為單胎妊娠的孕婦;②孕婦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隨訪調查。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以及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兩組孕婦在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孕婦采用常規護理模式,主要包括飲食指導、運動指導以及營養指導等措施。觀察組孕婦則采用綜合護理模式,具體措施為:①組建孕期管理小組:由護士長和高級職稱護士組成管理小組,經過系統的專科培訓同時具有妊娠期糖尿病護理經驗,在孕婦確診當天開始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為每一位孕婦建立檔案,記錄孕婦的年齡、孕周、體重、血糖以及疾病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資料。②健康教育:詢問孕婦對自我血糖監測、遵醫囑用藥、運動鍛煉、飲食管理、情緒管理和胎動計數等方面的了解情況,同時根據詢問結果為孕婦開展集中授課,并對孕婦反饋進行整理,在第二天的隨訪中對患者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對理解能力較弱的孕婦進行一對一指導,直到孕婦完全掌握疾病和孕期保健相關知識。③血糖管理:在入院之后,需要指導患者學會自我監測血糖,同時每天測量血糖水平,并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詢問孕婦每天血糖水平,并記錄在檔案中。④飲食控制:飲食控制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方法,孕婦的飲食需要保證足夠的熱量和營養,同時又要避免餐后血糖水平過高。在具體攝入熱量方面,需要根據孕婦的體重和血糖來確定,以每天攝入熱量不能超過150kJ作為標準進行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比重為5:3:2,孕晚期可以適當增加3~8%的攝入熱量,最好多使用雜糧、蔬菜和含糖量少的水果,堅持少食多餐的習慣,孕期體重增長需要控制在10~12kg。⑤運動鍛煉:指導孕婦進行簡單、輕松的有氧運動,例如孕婦操、孕婦瑜伽等運動,每天至少散步1次,最好餐后進行,持續時間為20~30min,能夠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但是要注意運動強度,避免強烈運動對妊娠的影響。⑥用藥指導:對于飲食和運動控制仍無法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內的孕婦,需要遵醫囑服用藥物,并指導孕婦如何正確使用藥物,并叮囑孕婦按時按量用藥,避免影響母嬰健康安全。

表2 兩組孕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n(%)]
觀察兩組孕婦護理前后血糖水平變化,同時隨訪兩組孕婦的剖宮產率和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婦護理前后血糖降低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孕婦(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護理前后血糖變化(±s,mmoL/L)

表1 兩組孕婦護理前后血糖變化(±s,mmoL/L)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觀察組 護理前 6.4±2.2 9.5±3.4護理后 4.4±0.7*# 6.4±1.5*#對照組 護理前 6.5±2.1 9.4±3.7護理后 5.2±0.4* 7.5±2.2*
觀察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孕婦妊娠期間的營養攝入狀況對于胎兒的發育狀況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孕婦妊娠期間的飲食管理[3]。但是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婦由于缺乏相應的保健知識,加上親屬們帶來較多營養品,導致孕婦膳食不均衡,容易引起代謝性疾病的出現,增加了巨大兒的發生風險。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出現在妊娠期間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可導致催產素和孕酮等激素表達水平升高,增加了胰島素抵抗的風險,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率升高[4];同時糖代謝異常導致胎兒胰島β細胞增生,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增加了巨大兒的發生風險,同時增加了胎兒遠期出現糖尿病的發生風險[5]。綜上妊娠期糖尿病增加母嬰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對于母嬰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
目前多數研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只要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能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6]。因此在臨床護理中需要加強孕婦的健康指導,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加強對自我血糖的管理水平,同時對孕婦的飲食和運動進行干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對于常規運動和飲食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孕婦,則需要遵醫囑用藥,避免長時間高血糖造成的各種損傷,有助于降低不良母嬰結局的出現。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孕婦護理前后血糖降低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孕婦(P<0.05);隨訪發現,觀察組孕婦的剖宮產率和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孕婦(P<0.05),這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的應用能夠提高孕婦血糖控制水平,同時能夠降低剖宮產率和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總體來說,由于目前多數初產婦缺乏系統的孕期保健知識,在妊娠期間過度進補,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不斷升高,這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綜合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中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