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丹
(橫縣人民醫院 廣西 南寧 530300)
臨床中,將病灶位于腦部缺損區域的情況稱之為腦梗死,該病癥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以及病程的不斷加長,患者的病情呈現出日益嚴重且腦部組織壞死范圍也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而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在腦梗死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應用護理措施可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在本文中就主要從我院選取10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優質化護理流程的應用效果予以了探討分析。
2016年12月起-2018年12月于我院挑選10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勻分為對照組(50例)與觀察組(5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病例數與女性病例數的比例分別為27:23,患者年齡處于52歲~69歲、年齡中位數為(60.25±5.35)歲;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處于51歲~68歲、年齡中位數為(59.56±5.53)歲。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在兩組患者之間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于對照組患者中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優質化護理流程,具體內容如下:(1)溶栓前護理。對患者實施血常規、凝血功能以及血液生化檢查,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建立筋脈通路;(2)相關設備準備。實施溶栓治療前,準備好相關設備,比如輸液泵、吸痰機以及吸氧機,若患者需要搶救時因及時實施搶救;(3)心理護理。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有效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4)溶栓護理。要求護理人員遵照醫囑實施臨床治療,同時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各項生命體征予以密切觀察,避免并發癥的產生;(5)溶栓后護理。積極觀察患者是否產生生命體征異常的情況,且在發現異常后及時采取因對措施[1]。
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予以比較分析。
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采用神經功能缺損量表機械能評價,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Barthel指數進行評價,滿分均為100分,其中神經功能缺損量表評分越低則說明患的用神經功能越優,而Barthel指數的評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2]。
總結分析本論文中患者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比較分析(±s,分)

表1 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比較分析(±s,分)
組別 病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t P觀察組 50 27.84±6.13 7.33±2.53 21.869 <0.05對照組 50 27.52±5.85 12.53±2.45 16.712 <0.05 t/0.267 10.440 / /P/ >0.05 <0.05 / /
實施護理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s,分)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s,分)
組別 病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t P觀察組 50 46.35±10.88 89.66±13.82 17.412 <0.05對照組 50 46.99±11.25 73.82±11.88 11.595 <0.05 t/0.289 6.146 / /P/ >0.05 <0.05 / /
急性腦梗死屬于一種常見腦血管疾病,又被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不僅發病率較高,而且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等特點,甚至會對患者的功血功能產生影響,最終可導致多種障礙性疾病,比如語言障礙、肢體障礙等,甚至可能導致患者死亡。目前,溶栓治療是治療該病癥的主要措施,而通過研究發現,在溶栓治療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同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
就優質化護理流程護理而言,該護理措施主要從溶栓前護理、相關設備準備、心理護理、溶栓護理以及溶栓后護理等多個方面出發,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管供血情況,且有效促進了腦部缺血組織的恢復,同時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中亦可看出,其中護理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別為(12.53±2.45)分、(7.33±2.53)分(P<0.05)。劉漢娥[4]通過研究得到了和本文類似的結果,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別為(12.5±2.4)分、(7.3±2.5)分。
綜上所述,于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中應用優質化護理流程的效果顯著,不僅改善了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而且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