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艷曾 張玉 鄒樂 徐佳敏 楊雪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藥劑科 寧夏 銀川 750004)
藥房藥品調劑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了藥品使用合理性與安全性。藥品調劑會涉及到大量的患者、處方,如果出現問題,不僅影響用藥安全,同時對醫院整體的專業形象構成沖擊,甚至引發不良矛盾糾紛。本文回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的藥劑調劑情況,分析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后各組調劑差錯問題、差錯原因、調劑管理質量評分比較,內容如下。
回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10月的藥劑調劑情況,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19850份,觀察組20430份,研究信息來自實際統計數據。
對照組運用常規藥品調劑管理,觀察組運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內容如下。
1.2.1 活動計劃 首先需要針對西藥房藥劑調劑工作做好問題的調查,了解差錯原因與發生頻率統計結果,在此調查基礎上再設計管理規范與調控細節要求,樹立管理目標,將工作指標落實到各崗位與個人,保證計劃有序執行,讓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
1.2.2 方案執行 要盡可能的以控制藥品調劑差錯為目標,提升有關工作人員專注度。要依據管理要求以及調控對策組織藥師學習,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水準。要指導具體減少差錯與改善不良工作流程環節的方法,同時要提升法律常識、工作考核以及其他管理制度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水平,提升恒其工作責任心。一方面做好人員培養,另一方面也需要落實環境的優化,避免環境不良引發的工作干擾。
1.2.3 監督檢查 要成立工作監督小組,做好執行情況的檢查,有效的針對處方錯誤、劑型錯誤、規格錯誤、品種錯誤、數量錯誤等常見錯誤方向調查問題,而后反饋考核。如果個人沒有通過專業考核,則需要給予一定懲罰,或者取消有關獎勵,提升工作人員自我監督意識。要積極的通過激勵制度來調動工作人員執行要求標準的動力,通過制度這個無形之手達到更好的工作細節與人員管理成效。
1.2.3 處理完善 需要對監督檢查的結果做對應的處理執行,匯總有關工作報告,分析執行后的問題,在該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分析討論,甚至可以開展科室工作人員頭腦風暴,進行有關問題對策的研究。反饋的情況可以更好的做好現有管理制度與工作細節的調整完善,從而形成PDCA循環的一個閉環操作,不斷進行工作定期評估考核反饋與改善,讓工作水準不斷優化提升,避免管理一成不變的陳舊滯后。
分析不同藥劑調劑管理模式下各組調劑差錯問題、差錯原因、調劑管理質量評分比較。差錯原因主要集中在處方錯誤、劑型錯誤、規格錯誤、品種錯誤、數量錯誤等。調劑管理質量評分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代表質量越好。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調劑差錯率上,觀察組為0.29%,對照組為1.08%,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調劑管理質量評分上,觀察組為(90.42±3.26)分,顯著多于對照組(77.94±3.18)分,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調劑差錯率與調劑管理評分比較
在調劑差錯原因上,觀察組處方錯誤0例,劑型錯誤3例,規格錯誤5例,品種錯誤23例,數量錯誤28例,對照組處方錯誤2例,劑型錯誤17例,規格錯誤51例,品種錯誤69例,數量錯誤84例,兩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調劑差錯原因
處方錯誤、劑型錯誤、規格錯誤、品種錯誤、數量錯誤是西藥房藥品調劑中的常見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多樣,但是多數與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缺乏、工作人員數量缺乏、工作人員結構不完善,藥品擺放管理等有一定關系。藥房工作量的時候,人員數量的缺乏會導致部分崗位一個人身兼數個工作內容,從而導致工作差錯。同時由于醫囑集中在某個時間段提交,會導致人員工作負荷增大,由此導致工作混亂。如果環境相對擁擠與雜亂,就會進一步干擾藥師工作效率與質量。藥品在規格與品種上容易產生混淆,相似包裝會導致藥師拿藥出現差錯,需要做好對應的分開存放與醒目標注說明,引起工作人員注意。在整個藥房的存放管理上,要保持有序性,保證規整,拿藥要做好反復核對,充分的運用電子處方等方式來保證處方的清晰性。在管理上,要不斷引進先進技術,有效的輔助工作開展,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建設良好的藥房工作環境。要注重工作人員工作態度的管理,減少工作態度散漫引發的工作差錯。要做好整個藥房工作團隊建設,建立良好的工作默契,減少細節執行的誤差。
綜上所述,西藥房藥品調劑中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藥劑調劑工作水準,減少不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