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惠,陳 偉
(溫嶺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浙江 溫嶺 317500)
分娩過程中出現的劇烈宮縮、胎兒壓迫宮頸等可引發強烈生理疼痛,導致產婦巨大痛苦,并影響產婦心理、生理變化,包括情緒焦慮、恐懼,心率過快等,嚴重者還將導致酸中毒或胎兒缺氧等癥狀,危及母嬰安全[1]。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醫療技術要求也隨之增加,如何有效減輕分娩疼痛、提高分娩質量成為臨床研究熱點[2]。無痛分娩即分娩鎮痛,是一種借助鎮痛、鎮靜藥物進行輔助的分娩方案[3]。該方案可有效降低產婦分娩生理疼痛,提高產婦分娩依從性,保障分娩工作的順利進行。為分析無痛分娩對產婦的總產程、催產素使用和母嬰結局的影響情況,本文選取溫嶺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210例初產婦進行了如下研究。
選取溫嶺市婦幼保健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初產婦21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05例,年齡22~35歲,平均(28.52±3.12)歲;孕周38~42周,平均(39.52±1.62)周。觀察組105例,年齡22~35歲,平均(28.50±3.21)歲;孕周38~42周,平均(39.48±1.60)周。納入標準:①均為初產婦;②單胎頭位妊娠;③無精神疾病;④產婦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羊水污染、妊娠期糖尿病等嚴重合并癥;②頭盆明顯不對稱。兩組產婦孕周、年齡比較,具有均衡性(均P>0.05)。
所有產婦均于宮口開2~3cm時送入產房,給予靜滴600~800mL葡萄糖注射液,監測胎心,對照組產婦采用自然分娩。觀察組產婦采用無痛分娩:給予產婦10~15μg 0.1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2)+0.2%羅哌卡因(國藥準字H20050325)混合液硬外膜麻醉,待產婦無異常后,于L2~3椎間隙進行穿刺,置入導管,連接麻醉泵,以5mL/h速率泵入0.2%羅哌卡因注射液+2mg/L舒芬太尼,待宮口開全停止麻醉,待胎兒娩出后繼續泵入麻醉藥物,觀察1~2h,確定產婦無異常后拔出麻醉泵入管。
觀察兩組鎮痛療效、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催產素使用率、改剖宮產率、新生兒Apgar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的情況。抽取產婦分娩前后3mL靜脈血,4 000r/min離心后,取上清液,選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產婦血清泌乳素水平,試劑盒由上海哈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參照說明書進行。
鎮痛療效:參照劉勇等[4]提到疼痛分級法對產婦疼痛程度進行評價。①0級:表情正常,未有疼痛感,無不適;②Ⅰ級:表情無痛苦,出現可耐受的輕度疼痛;③Ⅱ級:表情痛苦,出現可耐受的顯著疼痛;④Ⅲ級:表情非常痛苦,出現不可耐受的強烈疼痛。
觀察組產婦鎮痛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產婦鎮痛療效比較[n(%)]
兩組產婦第三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分娩前,兩組產婦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30min、24h、48h時,觀察組產婦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血清泌乳素水平變化情況
兩組產婦催產素使用率、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改剖宮產率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母嬰結局比較
產程不同,產婦分娩疼痛原因也不同:第一產程期間,產婦子宮、宮頸及陰道因胎兒下降而出現進行性寬展、變薄、擴大,子宮纖維撕裂、拉長,圓韌帶因牽拉而伸長并形成疼痛[5-6]。這一時期產婦疼痛注意集中于下腹部、腰部等區域。第二產程期間,除產婦子宮劇烈收縮,子宮下段擴張帶來的疼痛外,胎兒先露導致盆腔壓迫,會陰擴張并形成疼痛,此時產婦疼痛最為劇烈,猶如刀割,疼痛區域則主要集中于陰道、會陰等區域[7]。第三產程時,胎兒娩出,子宮體積縮小,內壓降低,會陰區域可伴牽拉性疼痛,但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前兩個產程。分娩疼痛可導致交感神經系統應激,并因此影響產程進展,而產程進展延緩將增加分娩風險,并加大產婦體力消耗,導致產程宮縮乏力,并導致一系列不良后果[8-9]。
無痛分娩是臨床常用的一種安全成熟的分娩輔助技術,其可有效緩解分娩疼痛,降低產程中各種應激因素對產婦的影響,保障胎兒順利娩出。此外,無痛分娩還可有效改善產婦心理壓力,提高分娩舒適性,增強產婦分娩依從性[10]。本組研究中選用的鎮痛方案為硬膜外麻醉,該方案可有效降低產婦兒茶酚胺水平,改善產婦疼痛感覺,并且這一給藥方案安全性高,對胎兒、產婦影響小。本研究選用的麻醉藥物為羅哌卡因,該藥物具有起效快、藥效作用時間長、耐受高及副作用小等優勢,因而被廣泛用于嬰幼兒、產婦鎮靜及鎮痛工作中。此外,羅哌卡因在合適的濃度下,其對機體運動神經無影響,因此其在鎮痛、鎮靜的同時還可有效保證產婦宮縮[11]。舒芬太尼屬于芬太尼衍生物,其具有較強的阿片受體親和力,鎮痛效果明顯,且作用時間長[12]。本組研究中,觀察組產婦鎮痛療效優于對照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表明無痛分娩在降低產婦疼痛,縮短產程上具有顯著價值,提示羅哌卡因+舒芬太尼是一種安全、可靠的分娩鎮痛方案。隨后的不良反應研究顯示,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改剖宮產率及新生兒并發癥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也表明羅哌卡因+舒芬太尼鎮痛是安全可行的。
泌乳素是多肽激素的一種,主要由腦垂體合成[13]。非孕女性血清泌乳素通常低于20ng/mL,而女性妊娠后,其表達水平逐步增高,但分娩發動時其表達水平將下降,并于分娩前2h時降低至谷值,分娩結束后緩慢增高,如產婦哺乳其表達水平將持續增高,并維持6~12個月,如產婦不哺乳則將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14]。本組研究中,產后30min、24h、48h時,觀察組產婦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為:產婦受疼痛、出血、手術、恐懼等因素刺激時,機體交感神經興奮,促使垂體-腎上腺皮質高表達,并誘導下游神經內分泌物質合成,最終抑制泌乳素表達[15],而觀察組產婦生理、心理刺激低于對照組,因此其血清泌乳素水平更高。
催產素是一種哺乳動物激素,主要作用于下丘腦、室旁核及視上核神經元自然分泌,對于女性來說,催產素能夠在分娩過程中引起產婦子宮收縮,刺激乳汁的排出,減輕產婦生產的痛苦[16]。
本研究選用鎮痛療效、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等指標對無痛分娩的臨床價值進行了分析,發現無痛分娩在縮短產程、減輕產婦疼痛、提高分娩質量上具有顯著價值。但受限于樣本數量,本組研究還存在諸多不足,這有待我們的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無痛分娩可縮短產程,減輕產婦疼痛,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減少催產素使用率和新生兒并發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