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寧浩執導,黃渤、沈騰領銜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于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與《流浪地球》一起,開啟了2019年科幻電影的賀歲檔。
關鍵詞:人性;思維定勢;欺軟怕硬;執念
作者簡介:白雪(1995-),女,山東省泰安市人,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影。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1--01
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通過講述外星人流落地球產生的一系列荒唐事,從啼笑皆非的故事里,反映出了從外星人到社會底層人的瘋狂人性。
人性的思維定勢,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影片表現人性的一大方面,正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當你有一把錘子時,你會把一切看成是釘子?!庇捌闹魅斯⒑剖且粋€耍猴人,祖傳耍猴,父親被譽為“西南猴王”,他認為耍猴是“國粹”,并一心想要把耍猴發揚光大,至少不能在他手里斷了。于是他拜“五畜奶奶”,迷戀巴普洛夫,對耍猴的沉迷使他初見外星人時,看到這“兩個眼睛一個嘴,兩個胳膊兩條腿”的外星人,下意識地認為它是“罕見的靈長類”,是個“猴”,因為戴了環所以一定是家養的。以至于他的猴子歡歡受傷時,他想也不想地直接訓練起了這只“猴”。同樣,見錢眼開的沈騰飛因為耍嘴皮子賺錢而習慣于滿嘴跑火車,聽了耿浩說外星人是個猴,也順著相信了這是只猴,還胡謅出了“剛果騷騷猴”這一物種。不僅中國人如此,影片中的外國人也順著自己的思維定勢,科學家急著跟外星人建交,特工則放棄了照片中最直接的線索——楊樹的暗示,滿世界飛著去找外星人。甚至在看到穿著宇航服行動怪異的猴子時,從高智商的科學家到高體能的王牌特工,都認為這就是外星人。于是無厘頭的故事愈演愈烈。也許一個人的思維定勢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這些個體一旦匯聚起來將自己消極的思維定勢組合、貫通,就會導致出人意料的結果。
人性的欺軟怕硬。影片最大的笑點是耿浩與沈騰飛對外星人的態度上,即外星人失去法力時受到的屈辱以及拿回法力時對二人的報復。當耿浩認定外星人是只猴子并且決定訓練它時,采取了一系列可謂是慘無人道的方式,就如外星人附身到猴子身上所控訴的一樣:“我穿越三萬五千光年來到這里,一來你們就讓我接飛刀、陪酒、騎自行車、做俯臥撐、練金槍鎖喉,還打我、泡我,你們這些暴力的垃圾!”耿浩確實對沒有法力的外星人做了這些,甚至像訓練猴子一樣用鞭子抽、給香蕉引誘,而被鞭子抽打過的外星人因懼怕疼痛也被迫好好訓練。但很諷刺的是,無論是人類的施暴還是外星人對暴力的屈從,片刻間就風水輪流轉了,外星人得勢,瞬間也成為了曾經口中的“暴力的垃圾”,耿浩和沈騰飛被迫一個騎自行車一個練金槍鎖喉,甚至對外星人附身的猴子動手的外國特工,在察覺那真是外星人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也是道歉。但反觀外星人,他從一開始也并非善類,他懷揣著對人類文明的不屑與抱怨而與人類建交,建交的時候因為自拍的誤會而想撞死人類宇航員。其實人類和外星人,雖然來自不同高度的文明,但本性還是一樣的,依仗著自己的力量而對周圍不如自己的一切施暴,但同樣人們即便為暴力所迫害,卻往往在機會到來之際格外積極地成為施暴者。
人性的執念。人生在世,總有些支持著生活的盼頭和念想,或是享樂或是奮斗,還有高尚的人想著奉獻社會,而像耿浩和沈騰飛這樣的社會底層,他們不會變通的執念則促成了這荒誕的故事。所謂“執念”,就是因執著而產生的不可動搖的念頭,耿浩就是對耍猴有著極度執著,一心只想把這門“國粹”傳承下去,于是守著沒落的世界公園,專心致志地耍著猴,而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嘲諷地叫他一聲“臭耍猴的”??蓻]想到的是,就是耍猴的這點執念在關鍵時刻救了地球,附身到猴子身體里的外星人大殺四方,唯獨對耍猴的鑼鼓音樂以及鞭子產生了條件反射,下意識地敬禮、騎自行車。而沈騰飛的執念則是掙錢,而掙錢的主要途徑是賣“百糧魂”酒,并成為代理商,他的見錢眼開確實給耿浩和自己以及外星人帶來了不少麻煩,但他相信“酒能解決很多問題”的中國人的思維也確實拯救了地球,泡在酒缸里的外星人意外蘇醒,本以為又要折騰這兩人,結果卻是外星人把酒都帶走了,真的如沈騰飛所說:“一切都在酒里了?!彼匀说膱棠钍呛苌衿娴?,從哲學上講,它通過長期反復不斷尋找自我而得知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同時,自身的觀念又被這種需求束縛,雙方相互作用。也許現實中的人會被執念所累,但也許像電影中一樣,只需要一個契機,執念反而能推動人們上升。
外星人、外國精英、中國社會底層人,看似毫無交集的人三撥人陰差陽錯牽扯在一起,暴露出了人的本性,因思維定勢開了場,因欺軟怕硬將事情搞得越發不可收拾,幸好,憑著各自的執念解決了爭端。但在現實社會中,是不是真的能有這么好的運氣,用人性解決人性帶來的問題呢?
參考文獻:
[1]李慧勇. 突破思維定勢的高墻[N].陜西日報,2018-10-01(005).
[2]一馬. 人性悲憫中的現實之光[N].文藝報,2019-02-15(006).
[3]王雯.淺談人性中的利己主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3(07):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