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教育變得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為了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價值觀,讓家庭教育變得科學,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本文就以“開發家庭教育課程”“轉變家庭教育評價”“創新互聯網家長”這三個方面來論述家庭教育如何從“傳統型”向“智慧型”轉變。
關鍵詞:智慧型;家庭教育課程;家庭教育評價;互聯網家長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得到收獲,這種收獲不僅體現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更是體現在學生品格的養成和人格的塑造。而家,是所有人的第一所學校,都要從這里出發,也不論路途如何的遙遠與坎坷,也都會回到這里。對于學生來講,家比什么都重要,父母能帶給他們是不一樣的教育,不一樣的溫暖,他們才是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師,所以說家庭教育尤為重要。
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眼下,家庭教育雖然已經被教育部門和學校所重視,但是由于家長素養的參差不齊,很難得到家長們的共同擁護。也因為每個家庭教育水平高低不同,時代也一直在變,從而產生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所以,家庭教育是一門深遠的學問,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搞好家庭教育是教育轉型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筆者看來,家庭教育轉型無疑是傳統觀念與新型觀念的碰撞。什么是傳統?簡單說就是重身不重心,重績又輕智。身體健康固然重要,學習成績也是衡量標準之一,但是,讓孩子有自己的時代感,有才有品,學會思考,有自己的觀點,學會在實際問題中解決問題才是家庭教育的目的。為了跟上時代的發展,達到上述目的,所以更應該注重家庭教育的轉型。筆者就從以下三點初步探討家庭教育如何從“傳統型”向“智慧型”轉變。
一、 開發家庭教育課程
家庭教育課程是什么?指一個家庭所有成員在家庭教育中所應學習知識的總和以及計劃和進程。參考五花八門的學校課程,其實家庭課程也可以獨具智慧。不同的家庭可以根據家庭成員的意愿、小孩子的年齡階段、性格特點等,開發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內容性足的智慧型家庭教育課程。因此,筆者認為可以以這三個特點開發三類家庭教育課程。
(一) 開發“以父之名”課程
這是一門針對性非常強的課程,主要是針對每個家庭中的父親,讓他們百忙之中抽時間與學生進行戶外實踐。啟發我的是一位學生,在這位學生的作文中,經常會出現“希望爸爸多陪陪我”類似的話語,每次總是讓我這個班主任心酸不已。所以,本班開展了一次“以父之名”的大整頓,創建“父親俱樂部”微信群,充分發揮群內優秀父親的幫帶工作,再通過社會實踐,走出家門,開展體育運動、放風箏、野餐、釣魚等戶外實踐,增強父親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情感。每月通過“優秀父親評比”“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身邊的父親都能成為家庭教育的優秀資源。總而言之,一個父親,作為家中的頂梁柱,請打開你的世界,讓你的孩子進來,這比什么都重要!
(二) 開發手拉手聯盟課程
手拉手聯盟覆蓋面廣,是一次新型家校聯系,是一次家長與孩子手拉手共建美好生活的活動。在學校,可以開展“手拉手走進校園”,組建“親子手拉手服務班”,對外開放,可供參觀學習,家長和學生一起做好班級文化布置工作,設計班徽,有自己的班風,讓每位家長和學生來到這個班都會充滿力量。在家中,可以開展“手拉手走進我家”,共同設計一本“親子紀念冊”,分配好家長與孩子的每日工作,認真服務好都可以去學校老師處敲上雛鷹爭章。每學期開展“感動家長、感動孩子”評選表彰活動,進一步加深家校聯系,讓更多的家長學會做智慧型父母,傳遞家庭教育正能量。
(三) 開發微信大講壇課程
微信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公眾號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所以,為了滿足不同家庭的需要,教育部門及學校,除了向家長定期傳播現代教育理念、經驗分享、案例分析,還應該開辟“親子在線”“父母在線”等類似的雙向交流平臺,做一個內容性足,家長孩子選擇性強的課程。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家長參與熱情,還能促使家長多多傾聽孩子的聲音,更好地與孩子共同成長。
其實,以家庭課程的方式來實施,就是為了使家庭教育更加規范、更系統,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讓每一個小孩都能在有智慧的家庭教育中幸福成長。
二、 轉變家庭教育評價
孩子在變化,家庭教育評價也必須隨之發生變化。學會運用智慧評價,巧妙地扭轉孩子的錯誤思想和不良習慣是家長們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在多數情況下,家長很難把握評價的尺度,不僅要照顧孩子心理和情緒,還要保證家長自身的權威性,因此,我認為贊賞要權威,批評要智慧。
(一) 權威型贊賞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鼓勵和關心的,父母的形象又是高大的,是偉岸的,是孩子一生的良師益友。所以,權威型贊賞應運而生。何謂權威?筆者認為是一種評價標準,是對孩子有合理的規劃,有一定的目標,堅持“理性、公平、民主”的理念來對待孩子的生活與學習。這樣,當孩子做得優秀時,家長符合規劃,達到目標地去贊賞孩子,公平公正地表揚孩子會讓他們更加自信。這樣的有理有據不容易使孩子產生無趣和厭煩,從而降低他們的積極性,也保證了父母的權威,構建了和諧溫馨合理的家庭氛圍。
(二) 智慧型批評
批評其實就是評價的一種,小孩子渴望評價,渴望父母的肯定,卻又懼怕批評,害怕父母的獨斷獨行、武斷地判定一切。孩子的害怕是因為批評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所以批評要有智慧,要把握好尺度。我認為一個“智慧型批評”是體驗多于說教,交流多于命令,要以尊重小孩在家里的地位,家長抓住孩子的情感,及時指出錯誤,委婉含蓄地提出批評,控制好情與理尺度變化,以此來提出不同家長的意見,指導小孩如何去做,最后應適當褒揚他們的優點,緩解小孩子的緊張與害怕,提高孩子的思想認知。
家是最溫暖的港灣,孩子需要父母的教育,家庭教育評價容不得半點馬虎,既要有權威又要有智慧,只有這樣智慧的評價才能成就一個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才能成就一個家庭,讓家庭變得更加幸福。
三、 創新互聯網家長
現代社會家長要向“互聯網家長”邁開步子。現代科技的發展,微信、支付寶、網絡手游等互聯網產品早已經融入千家萬戶,做現代家長就是要有“互聯網意識”。
(一) 認識到網絡手游的危害性
不難發現,社會聚餐有小孩必定人手一部手機,小到3、4歲都能在手機上玩手游,但是很多家長卻聽之任之,這是非常可怕的現狀,不僅傷害小孩子身體,游戲里的暴力血腥極大扭曲小孩的價值觀,所以家長必須有意識地把握好小孩玩手游的時間和尺度,多一點陪伴,多一點教育會更好。
(二) 緊跟互聯網教育變革
互聯網時代帶給家長的是一場變革,一場教育與知識的變革。在過去滿城的補習班、少年宮正在慢慢地被新型的網絡教育所滲透。方式選擇上也變得獨具一格,遠程教育、直播學習等新式學習方式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束縛,不僅能夠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隨時隨地地學習,而且大大增加了一個家庭的選擇性。這種互聯網課堂更加強調一種線上教育,同時也可以將家庭教育納入學校的教育生活當中來,打造“學校+互聯網+家庭”體系的線上教育平臺。
其實,做一個互聯網家長,更多的是要求在家庭教育中,不僅是學生在學習,在接受,更多地也是在提醒家長,你們也是需要學習的,你們也是家庭受教育的一分子,你們才是孩子的領路人。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切的基礎,在初探家庭教育過程中,離不開“智慧”兩個字。無論是課程、評價方式,還是互聯網意識,它們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都在無時無刻地提醒著每個家庭,每個父母,為了孩子的明天,爭做一個“智慧型”家長。
參考文獻:
[1]劉小紅.以欣賞的態度看待孩子的成長[J].蘇州德育,2018(1).
[2]黃亞平.孩子需要健康科學的愛[J].蘇州德育,2016(1).
[3]楊靚.讓班主任的“批評權”不再尷尬[J].江蘇教育,2017(1).
[4]王燕.家庭教育中的“有無”之道[J].蘇州德育,2015(6).
作者簡介:
韋添,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