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佳慧 許石雙 董靜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合并腦卒中偏癱患者最佳的康復治療方法。 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7月,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88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康復方法,觀察組患者采取情景互動系統結合MIT的方法進行治療。從神經功能損傷評分、肢體運動功能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和血糖檢測結果4個角度,對治療方法進行評價。 結果 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評分和餐后血糖檢測數值低于對照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以上各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果 情景互動系統結合MIT的康復治療方法,有效提高了糖尿病合并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腦卒中;情景互動;MIT
[中圖分類號] R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b)-0034-02
糖尿病是我國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至2017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高達1.1億人,而且還有約610萬的患者未明確確診[1-2]。患者血糖升高,會導致體內硫酸性粘多糖代謝異常,增加動脈壁上不全硫酸性粘多糖的合成,導致血漿脂蛋白在動脈壁上沉積,引起動脈硬化。而動脈硬化的發生,為腦卒中的發病埋下了隱患。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腦卒中的發病率遠遠高于普通人群,前者的發病率約為后者的2.4倍,且以缺血性腦卒中為主體。此類患者同時受到糖尿病和腦卒中疾病的影響,后期康復周期較大,且治療的難度更大。為了進一步改善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的生存質量,該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康復科對患者88例采取取情景互動系統結合運動想象訓練(motor imagery training,MIT)的康復治療的方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院康復科治療88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在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齡48~80歲,平均年齡(62.22±5.52)歲。其中腦梗死患者36例,腦出血患者8例;在觀察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齡47~76歲,平均年齡(61.65±6.20)歲。其中腦梗死患者37例,腦出血患者7例。2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包括:①符合腦卒中的診斷標準,且經MRI或頭顱CT確診;②符合《2017 年 ADA 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4];③患者經搶救治療后生命體征穩定;④同意接受該次治療及調查。排除標準包括:①精神類疾病患者;②肢體殘疾患者;③非首次發病患者;④資料不完整患者等。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降糖治療,如視患者情況規范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從飲食和運動等角度,對患者進行多方面指導,以保持其血糖穩定,同時采取常規的康復治療方法進行康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與對照組相同,在康復治療方面,采取情景互動系統結合MIT進行的治療,具體如下:①情景互動系統訓練。在醫學專用的情景互動系統軟件構建的虛擬環境下,采取游戲的方式,引導患者進行運動訓練。如模擬物體的搬運等。在患者訓練過程中,康復治療師要準確評估患者的偏癱及康復情況,以此選擇適宜的游戲和難度供患者展開鍛煉。另外由于情景互動系統提高了訓練的趣味性,此時訓練要注意控制患者的訓練時間,每個游戲的游戲時間以5 min左右為宜,不同游戲之間需要休息1~3 min。每日訓練1~2次,總訓練的時間為30 min[5-6];②MIT訓練。康復治療師陪同患者進入治療室,開始MIT訓練。首先指導患者閉眼和保持身體放松后,然后康復治療師先播放一段指導錄用,其目的是便于患者對MIT訓練的內容加以理解。然后再引導患者完成不同的想象訓練內容。總計訓練時間為30 min。訓練完成后,康復治療師指導患者全身放松,將注意力轉移至室內環境,倒數10個數后,告知患者睜開雙眼,MIT訓練結束[7-8]。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 觀察標準
觀察標準如下:①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評分。以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神經功能損傷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患者評分越低,表示康復情況越好。②患者肢體運動功能評分。以簡式 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為標準,對患者運動功能進行評分,患者評分越高,表示運動功能越好。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以腦卒中患者專用的生活質量量表(SS-QOL)為標準,為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④患者血糖控制情況。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2項。
2? 結果
2.1? 神經功能損傷評分結果
治療前,2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再次比較,觀察組評分結果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肢體運動功能評分
對照組患者上肢運動功能評分為(40.11±9.87)分,觀察組評分結果為(58.85±11.20)分,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895,P=0.000)。對照組患者下肢運動功能評分為(25.65±4.02)分,觀察組評分結果為(31.10±4.52)分,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232,P=0.000)。
2.3? 生活質量評分
可見在治療前,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再次比較,觀察組評分結果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患者血糖控制情況
對照組患者經康復治療后,空腹血糖檢測結果為(6.89±1.10)mmol/L,觀察組檢測結果為(6.21±1.23)mmol/L,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85,P=0.035)。在餐后2 h血糖檢測結果方面,對照組患者檢測結果為(12.66±1.77)mmol/L,觀察組檢測結果為(11.22±1.6)mmol/L,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85,P=0.224)。
3? 討論
情景互動系統是在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背景下,誕生的一種的訓練模式。患者在虛擬的環境,患者通過類似做游戲的方法完成訓練,賦予了訓練過程更多的趣味性,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往訓練方法枯燥的弊端;MIT訓練指為了提高運動功能而進行的反復運動想象的方法。患者在訓練過程中,實際上沒有任何運動輸出,而是根據運動記憶激活大腦中某一活動的特定區域,以此達到訓練的目的。通過2種訓練方法的相互結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經功能和肢體運動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達到了預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柳.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4732-4733.
[2]? 魏亞慶.我國基層糖尿病患者教育與管理現狀[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2):1901-1902.
[3]? 劉天宇.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古今病因辨析[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8,30(10):1787-1788.
[4]? 田勍,洪天配.美國糖尿病學會2017年版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的解讀[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7):577-581.
[5]? 田然,范俊杰,柏敏.虛擬情景互動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16):94-95.
[6]? 李會軍,愛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虛擬環境建模技術[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44):8877-8881
[7]? 任靜,郭佳琪.探討運動想象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9):30-32.
[8]? 夏秋蓉,顧志娥,凡國華.運動想象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促分離運動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6,31(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