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最關鍵、最為基礎的一環,畢竟班主任是直接接觸學生非常頻繁的一名角色,所以對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初中階段是學生一生當中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學生以后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班主任的管理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對學生的具體影響,特別是對于一些叛逆心理比較嚴重的學生來說,他們在這個時候,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都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所以班主任的言行或者是管理風格,一不小心就容易對初中生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本文立足于初中班級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淺談班主任管理風格對初中生問題行為的影響。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初中生;問題行為;影響
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處于一個發育的高速時期,致使其在受到任何細微的影響下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同時,因為初中階段學生的發育尚未完全,沒有形成完善的三觀以及清晰的分辨能力,導致學生經常會受到社會上不良人士的教唆,養成各種壞習慣,漸漸地變成問題學生。針對這一現狀,初中班主任作為與班級當中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一名角色,需要積極面對問題,通過改良自身的管理風格,來使得班級當中的問題學生及其行為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促進班級的管理教學工作得到有效的提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學生全面的發展。
一、 面對情感問題,運用民主型管理風格
情感問題,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當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班主任必須要能夠真正有效解決的問題。初中階段的學生,身體上已經進入了青春發育期,性別的特征與差異越來越明顯,這種不同的性狀往往會使得男女同學之間經常出現互相吸引的情況,造成男女學生之間的交流、接觸越來越頻繁,而對于問題學生來說,這一種情況最常見也最容易發展成為早戀,致使學生的功課受到一定影響的同時,也做出了一些不良的行為。作為班主任,面對這樣的一種狀況,需要及時地采取措施,來讓班級當中的問題學生學會正確的面對與處理男女同學的情感問題。具體來說,班主任對一些正常的學生施行管理與教導時,只需要引導其正確的來處理情感問題,鼓勵他們相互學習對方身上的優點,而對于一些問題學生來說,班主任就需要轉變傳統的理念,營造民主的管理風格,盡量地與學生有心靈上的溝通,才能讓學生真正把話聽進去,從而有所改進。
例如,班主任對班級上的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其中有一兩個異性學生,他們之間關系比較親密。這是在初中班級中班主任最為常見的情感問題了,按照一般傳統的方式,班主任一般都會嚴厲的斥責學生,并且有些班主任還會將學生的行為告訴其家長。其實這種做法,班主任覺得是為學生好,但是卻是被學生所討厭和抗拒的。很多時候,學生與學生之間只是普通正常之間的交往,但是卻被班主任所放大,從而給學生造成精神上的壓力。因此,班主任這個時候,需要做到的是,私底下找到學生談話,談話的時的語言態度,不要太過于嚴厲,而是心平氣和地和學生聊天,就當是了解情況,并尊重學生的說法,相信學生之間只是正常的同學交往,同時還可以給學生一些交往的建議,讓學生考慮是否采納。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慢慢地就會向班主任展開心扉,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形成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班主任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推進,幫助學生消除成長道路中的相關問題。
二、 面對青春期問題,運用慈母型管理風格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叛逆階段,對教師與父母的話往往是聽不進去的,偏要和教師與父母的教導反著來,而一些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則是因為叛逆心理比較嚴重,導致其經常性地做出一些不良行為。為了使得這一種情況能夠有所改善,班主任應當充當一個慈愛的角色,用一些比較溫和,理解的話語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學生能夠愿意聽取班主任的話語,也愿意去改變自己。具體地來說,班主任在遇到一些學生的暴力行為,欺騙行為等比較嚴重的問題時,可以針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開始進行詢問,關心他們有沒有受傷,需不需要就醫等,之后再耐心,溫柔地詢問事情的緣由,做到公平、公正的處理事情,最后,對學生說一些鼓勵的話語,例如相信他們不是故意要打架的,只要認識到錯誤并進行改正,都還是非常棒的同學。這樣一來,這些問題學生就會感到班主任是非常尊重自己的,愿意聽取自己的心里話,從心理上就越來越接受班主任的教導,從而促進了這一管理風格改進初中生問題行為的有效開展。
例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遇到同學之間發生打架事件,或者是逃課事件的時候,如果說班主任采用更為剛硬的態度,則學生反彈的就更嚴重,所以班主任就要采用相反方向的教學方式,通過以柔克剛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懷。具體來說,班主任在面對打架或者是逃課的學生的時候,班主任不要馬上就責備他們,而是應該先關懷學生在打架或者逃課出去的路上,有沒有受傷,然后再問問學生為什么要這么做,之后班主任在表示說:“相信他是一個好孩子,這么做肯定不是你自己的本意,所以我不希望下次還會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并且我相信你能夠做到的。”通過這樣的曉之以理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從而慢慢地改變自己在青春期的問題行為。
三、 結語
總的來說,《班主任工作條例》的發布以及素質教育的實施目的都是為了能夠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注重學生身心的全面提升,幫助學生打下成長道路上的基礎。作為初中班主任的我們,需要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能夠清楚地掌握班級當中學生的具體現狀,找出致使學生出現問題行為的真正原因,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施以對策,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人才,同時,促進自身的管理風格不斷地得到完善,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幫助班級向前“大跨步”。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廣大班主任需要抱有學習精神以及探究精神,艱苦奮斗,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真正為學生作考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荀林,張效紅.淺談班主任管理風格對學生問題行為的影響[J].中華少年,2018(19).
[2]張萌.淺析班主任的管理風格對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影響[J].教育,2017(2):00103.
作者簡介:
馬海俊,山東省肥城市,肥城市汶陽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