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敦偉
摘 要:著重分析了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編選的親情題材的散文,指出了其豐富的教育價值,并提出了深化親情題材散文教學的可行性教學方法,旨在通過這類散文作品的教學,濡染學生的品格,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體會到親情的彌足珍貴。
關鍵詞:初中語文;散文;親情題材;教學策略
現階段,親情教育在我國的學科教學中并未有效參與,社會上的家庭矛盾、親友相殘、老人無人贍養等問題時有發生。這表示學校教育在親情教育方面還存有短板。而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語文學科就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的重要任務。鑒于此,本文著眼于親情題材的散文教學,詳細地探討如何通過這類散文的教學有效地凈化學生的內心世界,陶冶其情操。
一、親情題材散文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教學價值
第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情趣是人的綜合素養的構成要素之一,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思想素養,通過親情題材的散文教學,能夠引導學生發現長輩與晚輩之間、同輩之間所具有的純樸真摯的情感,同時也是對學生心靈的一次美的洗滌。
第二,加強學生對親情題材散文的認知能力。所謂認知能力,具體指學習者對某事物理解、領會,對某一現象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培養認知能力的關鍵時期。而語文教材中選入的親情題材的散文內容十分豐富,包含了個人的生活際遇、家庭的道德倫理,且能與特定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相互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對親情的認知能力,啟迪思維。
第三,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親情題材散文大多講述的是親人之間血濃于水的真情實感,字里行間中傳達出來的是真善美,對初中生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通過教學,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關懷和照顧自己的親人,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初中語文親情題材散文的有效教學方法
(一)實現知識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統一,增強學生的親情體驗感
了解了語文本源于生活,最終也應回歸生活。在教學親情題材散文時,教師要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巧妙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拉近親情題材散文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語文知識也是有人情味的,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
例如,學習完朱自清的《背影》一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仔細地觀察父親的背影,然后在課堂上開一個討論會,讓他們給大家分享一下觀察父親背影的故事。這樣,極大地縮小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促使學生同作者產生共鳴。再如,學完《散步》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課后拓展,要求所有的學生在生活中與父母深入地互動一次,活動形式不限于散步,對于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可以給他們打個電話或寫信,父母在身邊的,則可以幫他們洗洗腳、捶捶背、做家務等,之后,再根據這次的互動過程,寫一篇作文。
(二)通過文本的詳細解讀,促使學生細心體會文中情感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坑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坑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故而,教學親情題材散文時首先要從教學語言上下功夫,其次在此文本的內涵上仔細推敲,進行多元化解讀。
仍以《背影》一課為例,這篇課文是親情題材散文中的教學名篇,在教學課文中的經典片段時,筆者先引導學生預習課文,暢所欲言,對文中“父親”的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學生認為父親太過溺愛孩子,事無巨細,長此以往,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也有學生說,作者已經是成年人了,父親還親自去送他,又步履蹣跚地給他買橘子,不能培養作者獨立的性格。此時,筆者發現學生自己的討論逐漸偏離本課主題,于是及時給予方向的引導。主要為學生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引導他們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分析人物的言行和情感。當時正處于軍閥混戰時期,對于父母來說,不管年齡多少,要出遠門時,父母總是要擔心的,而且,父親失業、喪母,生意慘淡經營,面臨著精神上多重折磨。了解了這些背景之后,學生在接下來的討論中便能準確定位,能夠深刻地理解父親的那些行為其實是濃濃的愛子之心。
(三)通過寫作教學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感情認知
指導學生進行親情題材作文的寫作,有助于深化其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加深對親情的理解、認知和表達。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通過寫作了解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考驗其在日常生活中對親人的觀察和情感的積累;對于學生來說,將自己的生活中的見聞經過梳理之后,訴諸筆端,能夠有效地鍛煉自己的語言文字功底,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是對學生內心的一次洗禮。
比如,學完《散步》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照范文學習寫作技巧。這篇文章中包含“我”、妻子、母親、兒子這些人物,作者完美地詮釋了中年人對老年人的孝敬,老年人對兒童的疼愛,從兒童到中年再到老年,剛好是一個生命周期的輪回。文中母親和“我”,妻子和兒子都是母子關系,暗示雖然年齡在變化,但母子之間的骨肉親情卻并未因時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在提煉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后,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文章在波瀾不驚的表述背后,隱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厚親情,使其深刻地體會到作品的魅力,激發其強烈的寫作動機。
語文教育呼喚親情教育,親情教育依托語文教育。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親情題材散文,是教師滲透親情教育的絕佳資源,教師應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真摯情感和人生哲理,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親情觀念。
參考文獻:
[1]裴亞楠.人教版初中親情題材散文教學設計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安琪.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親情教育資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