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民安
談起數學,抽象性、邏輯性強的數學概念、公式等,讓不少初中生覺得枯燥,而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教”成為初中數學的一個重點。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向,也隨著教師的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教學形式越來越新穎,教學所圍繞的中心也在發生改變,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必然要不斷與時俱進,積極實踐探索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筆者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改變觀念,定位角色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引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是素質教育的理念主旨。同時,也是教師遵循的教學方向,以及開展教學的重點任務。對于教師來說,需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審視自我的角色定位以及學生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只有從思想深處認識到教學的“靈魂”所在,則能夠使得教學有的放矢,取得實效。將以往學生的被動局面扭轉過來,需要的是教師的靈活施教,教師摒棄高高在上的宣講“權威”,放低身段,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不斷精研教材,精研學生的認知特征和思維特點,就此設計教學,才能做到教學的有效。既讓學生能夠形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夠順利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開展教學。圍繞學生這一中心,巧引妙導,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究,培養學生分析、探究的數學思維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法”一課時,教師改變以往冗長的講述,也改變以前的教學形式,而是采用動手操作的實驗形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借助實物進行演示,從而對有理數的加法進行實踐探究。在進行實踐操作探究時,教師通過任務先做引導,讓各小組提出本組的實驗主題,同時,一一回答演示數軸畫法,再通過列式后,教師進行概括總結。這樣,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各個小組學生有了充足時間去思考、交流、探討,在這樣的一個數學學習活動中達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學生自主活動提供了平臺,也促進了學生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二、搭建平臺,整合資源
究竟怎樣的課堂教學才算是有效的呢?這是雙方面的一個結果合成,即,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也達成了教師的教學目標。為此,教學的形式不是呆板單一的,也不是老套陳舊的。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充滿了跌宕起伏,又包含有各種情感交流互動的動態過程。教師不能困守于一本教材,一個課堂,而是需要放大視野,將教材的內容更優化,更豐富化,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愉悅場所,通過整合各種資源,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有趣,讓學生在其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數學體驗,還能夠獲得發展。把課堂變得更為開放,將現代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引入課堂之中,而不是以往的單一形式。例如,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都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進行精心設計引入到教學之中,從而讓學生從充滿新鮮感的課堂中迸發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學生把課堂作為交流、討論的場所本身就是一種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多渠道設計教學方式,多渠道整合教學資源,如利用網絡收集資料,借鑒先進的教學經驗,通過家校合力開展融合教學等,在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質疑、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等等,并圍繞這些能夠自主交流,并樂意接受教師的引導,從而通過不斷調動自我的數學思維,最終成功解決問題,不僅培養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催生出學生的創新火花。例如,教學“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教師并沒有簡單的講述與灌輸,而是繼續創設操作情境,讓學生通過動手剪貼、折疊等方式,不斷去思考和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是什么,隨著教師不斷設置梯度式的探索問題,一個條件上升到兩個條件,兩個條件上升到三個條件……學生一級一級歸納小結,一級一級理解深化,使得不同學生完成了“跳起來吃果果”的知識的遞進獲取,經歷了不斷觀察,產生質疑,自發實驗,各種猜測,驗證記錄,歸納總結等一系列過程,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使得學生借助引導,順利掌握數學知識,在加深理解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三、拓展渠道,靈活教學
對于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有大的教學視野和格局,不斷整合一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資源,這也是不斷保證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針對所教學的課堂內容,教師需要從預習環節開始,幫助學生利用一些有效的形式挖掘生活資源,完成預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資源的運用也是多方面的,根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材編寫意圖,教師需要做“創造者”,創編教材,把靜態的陌生的文字轉成學生有親切感的易于理解的認知,從生活中擷取,從新技術中獲取,從教學資料獲取,等等。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來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環節,讓教學成為激發學生興趣、思維和創新力的撬點,這樣的課堂才具有活力。
總之,做一個具有創新思維的教師,才能夠給學生打造一個具有生機的數學課堂,也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新穎、有趣并能啟發思考不斷深入,這就意味著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起來,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變得積極主動,從而借助教師引導挖掘思維潛力,學會分析、思考和探究問題,學生從中體會到解題的成功感和創新思維帶來的更多數學能力上的提高,數學課堂的魅力與美妙充分展示,學生才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去探索更多未知的數學問題,整個課堂就是一個智慧共享的大課堂。
編輯 謝尾合